市自然资源局以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
获评“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为长沙唯一;自然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成效明显,获长沙市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将目光聚焦过去一年的工作轨迹,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是浏阳市自然资源局以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4年,市自然资源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凝心聚力抓保护、强落实、促发展,有效推进要素保障、耕地保护、服务效能提升、城市规划完善、安全维稳等重点工作,为奋力推动浏阳高质量发展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强化要素保障,护航经济发展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则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基础。
2024年11月11日,长浏快线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串联长沙、金阳新城、浏阳主城区,直接连通黄花机场和高铁南站两大枢纽,成为浏阳再跨越、再腾飞的新起点;作为推动浏阳加快“西融长株潭”的一条大动脉,浏江高速项目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房屋拆迁完成90%……
2024年,市自然资源局不断加大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力度,保障了全市重点产业项目、重大公益项目顺利落地。2024年11月11日,长浏快线正式开工建设。记者彭红霞
从长浏快线、浏江高速等交通工程,到惠科Mini-LED背光/直显项目、湖南英氏营养食品有限公司、金阳绿色智能物流园等产业基地,一批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的背后,自然资源要素提供了坚实保障。2024年,市自然资源局不断加大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力度,通过成立规划用地要素保障服务专班,持续优化土地计划配置,全年争取批回及待批回建设用地6557亩,有力保障了全市重点产业项目、重大公益项目顺利落地。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护航经济发展“加速跑”的同时,市自然资源局不遗余力做好民生工程,持续加强地灾防治力度,筑牢地质灾害“防护墙”。
在荷花街道杨家弄村丛光组,几台错落分布的监测设备如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各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的动态,能够精准捕捉滑坡体微小的位移形变。如若发生异常,监测设备就会及时发出声光警报,并以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责任人,提醒居民及时避险。
据统计,2024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争取国家、省、长沙市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排危除险项目75个,成功推动关口街道金湖村长岭组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消除或降险。
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动产登记上,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证明难”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出台了《浏阳市不动产继承(受遗赠)登记工作规定(试行)》,对非公证继承登记流程进行优化。“简化流程后,办证方便多了,现在只要跑一个部门就能解决。”市民孙女士对此赞不绝口。
此外,2024年10月30日,浏阳正式上线运行湖南省统一不动产登记平台,不仅实现了与民政、公安、财政、住建等10余个部门的数据协同共享,还在申请、受理、审核等环节实现了信息的自动获取和实时调用,意味着浏阳在构建不动产登记“规范登记、协同共享、系统融合、安全高效”体系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做实耕地保护,构建资源利用新格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才能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深冬时节,浏阳河畔,柏加镇仙湖村的集中恢复耕地示范区内,连片的田野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待到春来时,这里将被打造成集稻蔬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田区。
柏加镇素有“花木之乡”的美称,因地域及历史原因,这里大部分耕地都已种植苗木多年。此次集中恢复耕地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正是浏阳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的缩影。
在市自然资源局的引导支持下,按照“土地流转+专业种植+以景融田+以产兴园”的战略思路,集中恢复耕地示范区除了建设510亩高标准农田外,还将打造玉针香大米品牌种植基地、七彩稻田种植区、稻蔬轮作种植区三大特色景点,恢复耕地生产功能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土地资源已然成为乡村发展的关键要素,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则成为至关重要的抓手。2024年6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15个全国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浏阳市永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功入选。
作为全国百强镇,永安镇经济建设发展较为迅速,但存在空间布局零散等问题。为此,该试点工作被纳入浏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并建立“市委统筹+镇村联动+群众参与”统筹推进体系。
提速乡村建设改造、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健全基层公共服务、连片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永安镇大力推动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了从一时一处好到永安全域美的华丽蜕变。
作为全省13个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县(市),近年来浏阳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权能实现形式,推动入市在全市常态化运作,着力解决产业项目用地难、用地贵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过多年创新探索,试点工作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入市成交520宗、面积1.09万亩,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获得收益5.74亿元,惠及集体经济组织200多个、农民约80万人次。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的肯定,获全省推广。
奋进新一年
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推动资源保护利用双提升
浏阳日报:2025年,市自然资源局将如何谋划相关工作?
李锋(市自然资源局局长):2025年,我局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推动资源保护利用双提升,为浏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一是筑牢保障促发展。全面完成市、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审批,持续优化高铁新城片区、金阳新城中心片区等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依据。加大征拆“清零”、用地报批和“净地”出让力度,确保重大项目用地“应报尽报、应保尽保”。统筹安排各片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配套,积极盘活利用低效闲置用地,不断激发土地市场活力。
二是落实保护守底线。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85.71万亩耕地和76.1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动态平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一张图”,将耕地恢复与高标准农田、冬春水利等项目统筹推进,促进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布局优化。
三是优化服务惠民生。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扩大不动产登记各类业务网办覆盖面,致力提升全体干部的服务意识,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化服务,提升财产登记便利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地质灾害、矿山等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探索创新增动能。大力推进永安镇、洞阳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深挖资源潜力、推进生态修复。积极推广产业园区“标准地+承诺制”“批供同步”试点经验,努力提高用地供给效能。推广切坡建房“微治理”模式,探索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以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以微创新催生大效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