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实现浏江高速项目征地1692亩,完成长赣高铁、长浏快线先行用地征拆清零
党建赋能,项目征拆跑出“集里速度”
浏江高速一标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运转,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自项目启动以来,集里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高效完成征拆工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彭红霞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
连日来,在集里街道各项目建设工地上,处处是工人战高温、抢进度的忙碌身影。集里街道征拆队伍同样马不停蹄,用辛勤汗水与工作智慧掀起一股攻坚热潮。
“我们不是在上户,就是在上户的路上。”集里街道生态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一句话道出了征拆干部的工作常态。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中,集里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浏江高速9天征地1692亩、3天签订27户房屋征拆协议的“集里速度”,完成了长赣高铁、长浏快线先行用地征拆清零,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党建引领
筑牢征拆“桥头堡”
8月24日,集里街道西湖村浏江高速一标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不绝于耳,隧道土石方开挖与洞门结构浇筑等工序正有序推进。待基础工程全面完工后,西湖山隧道将正式开挖,成为连接城区的重要通道。
作为湖南省高速公路网“七纵九横”中第四横长永段的扩容线,浏江高速的建设,是推动浏阳加快“西融长株潭”战略的关键动脉。项目在集里街道辖区内长度约11.5公里,贯穿西湖、锦美、宏源、唐家园4个村、41个村民小组,红线范围内共需征收集体土地1692.8亩,拆迁房屋93户、搬迁企业25家。为确保浏江高速顺利开工建设,集里街道第一时间成立征地拆迁作战指挥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16个征地拆迁工作组,全面推行“挂图作战”机制,逐项明确任务、时限与责任人。
“我们实行的是‘大兵团作战’、全员上阵,每个办公室都分到了拆迁任务,没有旁观者、都是战斗员。”集里街道生态事务中心主任陈斌介绍。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白天,街村两级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细致讲解征拆政策、倾听群众心声;夜晚,则转为“战时调度”——每晚10:30准时召开碰头会,党政班子成员现场指挥,各组长汇报进展、提出难题、共商对策。
在西湖村段,浏江高速建设涵盖1个双向隧道开挖工程、1段出口入城连接线及1个大型枢纽,涉及12个村民小组、65栋房屋、6家企业,征拆任务尤为繁重。面对挑战,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并与施工承建单位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
“我们以共建为抓手,坚持做到‘三个共同’:共同开展主题党日、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共同谋划长远发展。”西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黎旭说。通过支部共建,双方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和协同处置机制,在征地拆迁、杆线迁改、施工降噪等工作中实时联动,力争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浏江高速施工截断了我们日常出行的路,但没想到他们行动那么快,一个星期就完成了临时道路改造,基本上没影响到大家出行。”西湖村茶园组一名村民感慨地说。
黎旭表示:“从发现问题到协调改道,我们两个支部全程协作,不只解决眼下通行问题,更综合考虑了村庄长远规划与产业布局,希望借助重大项目落地,为村民拓宽未来增收的道路。”
在党建引领、街村联动、地企协作的合力之下,集里街道跑出了征拆“加速度”——仅用9天便全面完成1692.8亩土地征收任务。截至目前,已签订房屋拆迁协议91户、企业拆迁协议22户,青苗及户外设施协议签约率达90.4%,迁改坟墓1640座,完成率97%,为浏江高速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员带头
争当攻坚“排头兵”
在集里街道的征拆一线,总能看到党员冲锋在前、率先垂范的身影。他们不仅是政策的宣讲者,更是行动的先行者,以实实在在的担当彰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
在浏江高速西湖村段建设项目中,党员带头签约成为推进征拆的关键一环。“我是党员,必须带头响应号召,不能只说不做。”村民张亮第一时间主动签约,迅速稳住周边群众的观望情绪。不仅如此,他还积极走访左邻右舍,耐心讲解项目意义和补偿政策,最终成功带动5户邻居签约,极大推动了该片区的征拆进度。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长浏快线的征拆现场。作为连通长沙与浏阳的轻轨要道,该项目在集里涉及道吾、星镇2个村,17个村民小组,征地104.4亩,拆迁房屋33户。党员谢喜莲主动请缨,自6月起就与皂溪组组长彭仲文一起,每天利用早晚时间走家串户。“等长浏快线通了,咱们去长沙坐轻轨只要半小时!”她总是用最朴实的话语描绘通车后的便利场景,逐步消除了村民心中的顾虑。
面对组里老厂房拆除阻力大的情况,她反复解释:“虽然现在租出去会有点租金收入,但交通便利带来的可是长远效益。”最终,村民们在临时用地租赁协议上集体签字,保障了施工单位提前进场开展隧道口配套建设,为项目争取了宝贵时间。
长赣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集里段涉及道吾、星镇、西湖(飞地)、新屋岭(飞地)4个村(社区),征地130余亩,房屋6户。8月5日,道吾村段先行用地征拆实现全面清零。
这背后,离不开基层党员和村干部日夜不停的奔走与坚守。道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常青从7月起就带领村干分组包片,联合街道工作人员开展“白+黑”入户动员。面对经营农庄十余年、年收入超20万元的村民古阳春,他深知其不舍与顾虑。在倒房补偿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陈常青拍胸脯保证:“我给你担保,该有的补偿一分都不会少!”一句承诺、一片真心,最终打动了古阳春,也安定了其他经营户的心。古阳春不仅签定了房屋征拆协议,还以实际行动支持项目征拆,迅速腾房,三天内就将房屋腾空并拆除。
截至目前,长赣高铁集里段已完成31亩先行用地、8个村民小组的征拆清零,永久性用地勘测与摸底工作也全部完成。这些成绩背后,是一个个党员冲锋的身影、一句句真诚的沟通、一次次坚定的担当。他们不仅推进了征拆,更在群众心中筑起了信任与希望的桥梁。
真情服务
搭建党群“连心桥”
征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既要坚持政策底线,也要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集里街道始终坚持“民本征拆、阳光征拆、依法征拆、和谐征拆”理念,将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到心坎上。8月5日,浏阳杉松金桥片区SJ-03-08地块以4.9625亿元成功出让。这块地顺利推向市场的背后,离不开集里街道征拆干部的不懈努力和细致工作。今年,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将任务逐项分解、责任到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坚持“一日一汇总、早晚两碰头”,全程一线指挥、协调推进。
该地块上有一家农场,负责人多年坚持不肯搬迁,街道干部反复上门沟通,不仅讲清政策、分析利弊,并联合市征拆办、自然资源局征拆事务所、浏发集团、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召开专题个案会,最终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达成协议,实现依法和谐拆迁。
在宏源村高家组,农户李汉平一度因新宅基地选址问题犯难。街道联合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现场勘查、多方协调,最终在政策范围内为他选定合适的安置地块。
面对街道内货币安置与非货币安置并存带来的政策解释难、操作复杂等挑战,集里街道定期邀请市征拆办、自然资源局征拆事务所业务骨干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一线人员政策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并设立专家“坐诊”机制,现场破解征拆疑难问题,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一桩桩暖心实事,连起的是党和群众的真情;一次次真诚沟通,夯实的是征拆工作的根基。正如集里街道负责人所说:“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未来,集里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更有温度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的工作机制,保质保量完成征拆任务,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浏阳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注入坚实力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