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发先锋解纠纷 红色护航守平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9-18 10:04:38
微浏阳
—分享—

银发先锋解纠纷 红色护航守平安

集里街道唐家园村织密党群连心网共建和美乡村

06版镇村-1.jpg

从发动捐款到完成施工,仅用时10天,老党员邹景成家的屋顶便修缮一新。记者徐旻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

“现在好了,下大雨房子也不漏了,党组织没有忘记我,真是多亏了同志们帮忙修房子!”9月13日,骤雨突至,集里街道唐家园村,84岁的老党员邹景成坐在堂屋里,望着窗外密集的雨点打在结实的新屋顶上,心中充满了踏实与温暖。

从年轻党员带头捐款为老人修缮房屋,到老党员主动担当化解征拆难题,从党群合力为孩子们开办村级假期学习指导班,到村校共建护航学生平安出行……在唐家园村,一场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治理实践,正悄然改变着村庄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

基层治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今年以来,唐家园村紧扣“聚力打造街镇新样板”目标,不断建强村党总支“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民协商议事机制,努力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和美乡村的愿景,化作村民身边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聚焦“急难愁盼”,为老党员修缮老屋

回想起前不久走访邹景成家看到的一幕,村党总支委员袁可记忆犹新:屋外大雨滂沱,屋内厨房、堂屋甚至卧室都在漏雨,邹景成忙着用塑料盆接住从屋顶漏下的“小雨”,整个屋子弥漫着潮湿的气息。

6年前,邹景成的老伴离世,留下他与今年60岁、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儿相依为命。平日里洗衣做饭、照顾女儿,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精力,无力修缮这栋住了20多年的老屋。

得知这一情况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红波立即带领村干部上门查看,并在组织生活会上发出倡议:“邹景成同志1966年入党,党龄已有59年。他担任过生产队长,有干劲、肯奉献,谁家有事总是主动帮忙——我们绝不能寒了这位老党员的心!”

“2020年疫情期间,邹老自己省吃俭用,拿出200块钱要捐给村里买物资。他自己生活困难,却始终惦记着集体。”袁可补充道。

“我捐200元!”“我也捐200元,还可以去现场帮忙!”倡议刚刚发出,党员们便纷纷响应,很快就筹集了2000余元修缮款。77岁的老党员吴顺清更是主动承担起联络和监工的任务:“我认识可靠的泥水工,现场就交给我!”

施工过程中,大家分工协作:吴顺清特意叮嘱采用牢固的新型树脂瓦,确保“至少十年不漏”,泥瓦匠专心翻修屋顶,年轻党员帮忙搬运建材、清理现场,女党员们打扫房屋……从发动捐款到完工,仅用了10天。

望着焕然一新的屋顶和修补平整的墙面,邹景成眼眶湿润,“党组织一直记着我,大家这么帮我,真是太感谢了!”

“修房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实实在在解决了老党员的‘急难愁盼’,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彰显了组织温度。”市纪委监委驻唐家园村第一书记邓璋说。

深化村校共建,护航学生平安出行

党员们的温情不仅照亮了困难群众的屋檐,也守护着学生的回家路。

每周五下午,位于唐家园村与葛家镇新建村交界处的浏阳十中门口总是车流不息。学校目前有学生近两千人,每逢放学时段,车辆拥堵、人流密集,交通安全压力陡增。

在这川流不息的路口,一群身穿红马甲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就是唐家园村巡防队的队员们。7年来,无论风雨寒暑,队员们都坚守在护学岗位上,疏导车辆、维护秩序、护送学生,成为放学路上一道温暖的红色屏障。

李庭湖是巡防队中最早参与护学行动的老党员,一次突降暴雨,他和队员们浑身湿透,仍坚持疏导交通,令在场家长和老师感动不已。“只要孩子们都平安回家,我们再辛苦也值得。”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所有队员共同的心声。

“唐家园村巡防队给学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浏阳十中相关负责人表示,放学时段虽然车流量大,但秩序井然,家长们的担忧少了,安全感多了。

如今,这支巡防队已发展成为近20人的队伍,其中党员占比超过70%。他们不仅守护着这条放学路,还协助学校开展安全巡查、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党群连心、村校共建,全方位践行“守护成长”的承诺。

发挥“银发”优势,化解征拆难题

除了扶危助困,党组织的力量也延伸至重大项目建设的攻坚一线。

浏江高速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网“七纵九横”中第四横长永段的扩容线,随着项目的推进,唐家园村迎来新发展机遇,也面临新挑战。项目在村内总长约2公里,涉及8个村民小组,征地拆迁过程中,因土地权属不清、政策理解不到位等问题,部分村民产生疑虑和抵触情绪。村党总支迅速行动,组织起一支特殊的“银发先锋调解队”,充分发挥老党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靠前沟通、耐心讲解政策,赢得广大村民的理解支持。57岁的邻长刘月秋第一时间站了出来:“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为村里出份力!”今年6月,他顶着烈日坚守在征地一线参与土地划界工作,耐心与村民沟通,“别担心,高速修好了,大家以后出行都方便,我带头支持!”简单而真诚的一句话,化解了许多村民心中的顾虑。

在杉木组的一起地界纠纷中,72岁的老党员赖祥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不仅翻阅老档案、查证历史资料,还一次次实地勘察,以公正的立场厘清了争议地界。“祥老说话,我们信服!”村民们评价道。

正是在这样一群“银发先锋”的不懈努力下,唐家园村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并在全街道率先完成征拆清零任务,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件件暖心实事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生动诠释着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如今,唐家园村党总支正进一步夯实阵地基础,对党总支阵地进行标准化改造,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为“365连心工作法”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强载体。

“通过片长、组长、邻长3支力量织密网络,6项服务精准到家,5心标准锤炼队伍,做到一年365天,天天与群众心连心。”张红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紧扣“党建引领新样板”目标,持续深化“党建聚合力”工程,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机制、新路径,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幸福动力,共同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