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H:蓝思深港“同航”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08-05 11:23:25
微浏阳
—分享—

A+H:蓝思深港“同航”

03版县域经济-4.jpg

蓝思科技车间。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实习生朱文青

一位特殊演奏者静坐钢琴前,借助BrainCo智能仿生手,凭借“意念”操控,琴键上银色手指翻飞,《茉莉花》的优美旋律,顿时流淌开来。琴声飞扬中,由蓝思科技生产组装的灵宝CASBOT同步敲响鼓点,铿锵有力;数只云深处机器狗则感应节拍,以灵动的舞步环绕伴舞……

这是8月1日发生在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上的一幕。在这场我国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上,蓝思科技携多款合作伙伴机器人产品及核心部件亮相,全方位展示了其在机器人这一新赛道上的研发成果与创新理念。

而就在三周前,7月9日,另一场标志着蓝思科技战略跃迁的盛典刚刚落幕。

相隔千里的两个场景,共同勾勒出其“新坐标”——在浏阳经开区蓝思科技总部内,一件件电子精密结构件鱼贯下线,即将发往全球知名手机厂商;同一时刻,香港联合交易所里,清脆的上市锣声响起,蓝思科技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其声未落,其名远扬。从递表到挂牌,仅仅100天,蓝思科技创下今年港股上市速度新纪录,成为中西部县域首家“A+H”双平台上市企业。这背后,不仅是资本路径的优化,更是其面向全球化布局发起的战略总攻。

奔向香港的100天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制造巨头,蓝思科技已于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值此A股上市10周年之际,公司做出重要战略决策:赴港上市,加速海外布局。

回顾其港股上市过程,可谓高效迅速。3月31日,公司递交发行上市申请;6月16日,收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6月20日,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最终在7月9日,正式敲锣上市。

03版县域经济-3.jpg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上,蓝思科技的零次方机器人轻松夹起饮料瓶。

短短百日,蓝思科技便完成了“A+H”双平台战略布局,标志着其“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效率之高,令人瞩目。

为何选择此时登陆港股?蓝思科技的战略图景清晰而坚定:通过港股募集资金,公司将加速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全球业务版图,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根据公告,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完善东南亚及北美等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垂直整合智能制造能力,并拓展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

事实上,“A+H”双平台的价值远不止于融资。“A股市场能快速对接国内产业链资源,港股则能吸引国际长线资金,加速技术标准、治理体系与全球接轨。”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资金+业务”的双重互补,显著提升了公司在应对全球供应链波动时的抗风险能力。

此次蓝思科技港股IPO赢得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在香港公开发售环节,获得了高达462.76倍的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同样成绩斐然,录得了16.68倍的认购倍数。不仅如此,公司还成功引入了10家实力强劲的基石投资者,涵盖了小米集团、世运电路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瑞银UBS、LMRPartners、橡树资本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阵容之强大,充分彰显了国际资本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在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曾戈看来,作为浏阳本土培育的标杆企业,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视野与平台,蓝思科技能更有效地“引进来”资金、“走出去”产品,为浏阳企业探索外向型国际化道路树立了样板,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巨大。

从浏阳到全球1.0到3.0的跨越

蓝思科技总部落户浏阳以来,公司也经历了三次至关重要的技术突破时刻。

从单一玻璃加工到多材料、多场景布局,它用三个阶段攻克了行业一个又一个痛点,定义新标准。

早年的手机防护屏普遍采用亚克力材料,存在易刮花、不耐摔的问题。蓝思科技率先破局,将特种玻璃引入手机防护屏领域。通过攻克离子交换以及玻璃孔位与截面抛光技术,一举解决了易碎和划痕两大痛点,推动行业迈入“玻璃时代”。

而后,蓝思科技为摩托罗拉V3开发的耐摔玻璃,更是直接助力其成为首款销量破亿的机型。从一片玻璃起步,公司不断拓展边界,如今产品已涵盖蓝宝石、陶瓷、金属、塑胶、碳纤维、化纤、玻纤等多种材料。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防护屏不再局限于“保护层”。蓝思科技再次突破技术,将触控模块、生物识别功能嵌入玻璃,并运用特殊镀膜解决防水防污难题,完成了从单一防护玻璃向集成传感器的智能交互界面升级。

当技术积累至新高度,蓝思科技开始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在智能汽车领域,成为国内外三十多家一线智能汽车的核心供应商,为车企提供中控屏玻璃、智能B柱等产品;在AI眼镜/XR头显领域,其研发的光波导镜片、导光模组已应用于多款高端产品……

支撑这些技术突破的,是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自2015年A股上市以来,截至2024年底,蓝思科技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80亿元,拥有上万名研发与技术人才,以及4个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权威机构认证的国家级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称号。

在此基础上,公司还成立了“蓝思创新研究院”,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集团科研项目,凝聚各界科研力量,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协同的科研创新平台。

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脆性材料、金属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光学应用、新能源、镀膜技术等新项目、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客户探讨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为公司开拓新赛道提前奠定技术基础。

新风口下的多轮驱动

登陆港股只是起点,蓝思科技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未来。

站在智能制造与布局新兴领域的新风口,公司正在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智能化升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蓝思科技近年来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逐步实施人工智能管理,打造行业领先、人工智能驱动的“超级工厂”。

通过自主研发的“蓝思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蓝思科技现有的智能制造系统已形成完整的内部串联,已基本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导入及机器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

以整机组装产线为例,目前已集成物联网、智能仓储、产线全线自动化、单片流、在线检测等全球领先技术,自动化率超70%,设备综合利用率与产品良率均大幅提升。

人形机器人是蓝思战略布局的新兴赛道。“猜拳大师”伸出灵活的机械手与观众展开石头剪刀布对决;“全能管家”机器人流畅地擦拭桌面;零次方机器人轻松夹起饮料瓶,稳稳转移,尽显“手”上功夫……8月1日至3日,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蓝思科技携多款合作伙伴机器人产品及核心部件惊艳亮相,展台化身充满互动乐趣的“机器人技能秀场”,成为全场焦点。

凭借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精密智造经验,早在2016年,蓝思科技就开始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其自主研发的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线,并逐步拓展至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形成“设计-智造-交付”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我们组建了专门团队,正在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灵巧手、躯干、头部壳体及面罩等结构件及整机组装。”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已成功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在外观和交互层面,创新研发了曲面玻璃显示技术、纳米微晶玻璃技术,致力于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兼具轻量化、高强度与未来感的外观解决方案。

此外,蓝思科技还积极构建多元场景创新融合闭环,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从工业智造的物料搬运、质量检测等环节,到商业服务、家用服务等2B、2C场景。同时,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智造平台。

从最初的小加工厂,到现在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的格局,蓝思科技正一步步朝着全球化战略迈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