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镇葛家园村长辈食堂,老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用餐。刘珂摄
浏阳日报讯(记者蒋萌萌)“开饭啦!”7月22日,葛家镇葛家园村长辈食堂正式揭牌启用。11时许,葛家园村泉塘屋场里飘出了一阵阵饭菜的香气。
走进食堂,只见辖区及周边的老年人手持饭票、坐在桌前,等待工作人员端上热气腾腾的午餐。青椒炒五花肉、番茄炒蛋、小炒空心菜梗、冬瓜排骨汤等菜品搭配软糯的米饭,让不少村民连声称赞:“比在家里吃得还丰盛!”
葛家园村是葛家镇人口最多的村,加上不少年轻人外出工作,老年群体助餐服务需求旺盛。为进一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聚焦破解辖区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的养老问题,葛家园村长辈食堂应运而生。
“长辈食堂项目于2024年启动,已在山东等多地成功落地。”项目创始人邓飞介绍,此前,长辈食堂多由社会组织联合当地民政部门、村委会、老人及家属共担共治。而在浏阳,长辈食堂升级为“能人牵头+社会组织执行+老人自治+多方协作”的2.0模式。而葛家园村长辈食堂项目的发起人,正是土生土长的葛家园村人——刘辉、宋文新。
“看到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饭时开心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为此,刘辉与宋文新不仅自己捐资捐物,更参与食堂的选址、设计等工作,“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人关注农村养老问题,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让老人吃好’关乎民生。我们希望通过长辈食堂,为家乡的老人们打造一个能愉快度过晚年生活的场所。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共享美食,还能畅谈生活趣事,既解决了独居、留守、孤独等老年群体的用餐难题,也让因工作外出无法照料老人饮食的子女们放下心来。”刘辉说。
据悉,葛家园村长辈食堂每周一至周六午餐时间开放,为辖区年满65周岁的老人提供价格为3元至5元的低偿用餐服务,为8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用餐服务。
“以前每天都要自己做饭,现在有了长辈食堂,吃午餐才3块钱,新鲜又健康,方便多了。”今年71岁的低保户郭树生听到长辈食堂开业的消息,立刻当上了第一批“食客”。
“下一步,我们会做好长辈食堂的运营工作,总结经验,将其推广到更多行政村。同时,不断探索养老助老方式,在配套设施、便民服务、公益援助、共建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葛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延伸阅读
党建引领聚合力,构建“红色助老”服务新格局
在葛家园村长辈食堂的建设和运营中,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走进明亮的食堂,墙面上鲜红的党旗和“党员责任区”标识格外醒目,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们正在忙碌着。
“项目筹建阶段,村党总支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房屋,党员带头参与改造,建成了这个标准化食堂。”葛家园村马家党支部书记何耀民介绍。
为保障食品安全,辖区老党员、村民代表还组成了“膳食监督委员会”,负责定期检查食材质量、卫生状况。
在承担日常接待、配餐、管理等工作的同时,依托公益组织浏阳市同心助老服务中心,葛家园村的党员志愿者们积极响应,组建了同兴助老志愿服务队。“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志愿服务队,发动更多志愿者参与,开展订餐登记、配送餐、陪餐谈心等助餐服务工作,并积极收集‘微心愿’,为困难老人解决问题。”同兴助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熊席亮说。
此外,同兴助老服务中心还将不断拓展服务内涵,通过打造“餐前十分钟”微课堂、“爱心餐桌”社交平台等举措,培育“互助养老”文化,将一顿热饭升华为一站式的为老服务。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