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七旬“刘姨”坚守缝纫行业54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6-13 10:06:31
微浏阳
—分享—

一针一线一生情,是热爱更是感恩

06版民生街坊-2.jpg

刘金华用缝纫机为顾客缝制花裙子。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端午小长假刚过去,刘金华也开始“上班”了。刘金华今年70岁,她是一名裁缝,在淮川街道新北社区北岭春城小区开有一间小店。凭借从业54年的精湛手艺和热情开朗的性格,小区居民都特别喜欢她,亲切地称呼她为“刘姨”“刘师傅”,直言离不开她,不想她“退休”。

裁剪岁月

一根软尺一把剪刀,刀刀都是好手艺

6月11日,走进刘金华的裁缝小店,老远就听到老式缝纫机“嗡嗡”的声响,刘金华坐在缝纫机前,合着脚踏板有节奏地作业,只见缝纫针上下翻飞,一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轻轻推着布料,一件花裙子正在逐渐成型。

从16岁时开始拜师学艺,刘金华从事缝纫行业已经54年了,时间磨练了她的技艺,造就了她炉火纯青的技术。网络热梗“我的眼睛就是尺”对她来说,只是最基础的从业要素。将计时器拿出来,5分钟不到,她就能裁剪好一条成人裤,顾客的身形在她头脑中就是一款款图形,飞快地制版、裁剪,迅速就能打造完成。

06版民生街坊-3.jpg

凭借着一双巧手与一腔热爱,刘金华坚守缝纫行业已有54个春秋。

“要当个好裁缝,可不能慢吞吞的。”回忆起自己的学艺之路,刘金华感慨万千。为了记下数据,她吃饭时都在头脑中做着计算;为了记下版型,她困倦时就直接睡在纸板上。正是这份对缝纫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她拜师不到两年就能独当一面,当同行都会头疼中山装、西装、旗袍难做时,她已经能以最快速度裁制出来,连师傅都对她都啧啧称赞。

20世纪70年代是缝纫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彼时火柴2分钱一盒、猪肉8毛钱一斤,刘金华每天的工钱就能做到1.5元。但她的辛苦也不言而喻,她是当地3个村子的“一把好手”,整整28年为村民们上门裁制。那时候交通不便,每天天不亮她就推着缝纫机赶往主家,往往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

时间一晃而过,年过七旬的刘金华依旧还在缝纫机前,勤勤恳恳地为顾客量体裁衣。随着脚踏板的戛然而止,花裙子的最后一道程序也完成了,她熟练地剪断面线、底线。一旁的顾客等不及围上前,嘴里不住地夸赞:“还得是刘师傅呀!”“哎呀真好看!我家小孙女肯定喜欢!”

“刘姨,你可不能退休啊!”一个年轻女孩正等候自己的真丝上衣,她笑着说,“小区居民们都离不开你,大家都不想你退休呢!”

缝纫光阴

一台案板一匹布料寸寸都是真情谊

一针一线缝光阴,寸寸都是真情谊。尽管刘金华的小店铺换过几个地方,但人们对她的喜爱却始终不减。以前找她定做纯棉保暖内衣、四件套、窗帘,如今找她改大小、踩裤边、换拉链。

“刘姨不止手艺好,她是真的超级用心!”小区居民廖女士止不住地点赞,说再不合身的衣服只要通过刘师傅一双巧手,马上就不一样了。小店门梁上挂着一排衣物,是刘金华为居民们精心改造的款式。有的居民丰润了穿不下的裤子,她会根据合适的布料让裤头宽松,却完全看不出是拼接;有的居民常年不穿的黑裙子已经过时,她会用最时尚的踩线或者包边方法,让裙子改头换面;年轻人网上购买的连衣裙,经她一双巧手修改后仿佛量身定做,因此许多年轻人都是刘金华的粉丝。

“我喜欢做裁缝,也真心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能让顾客穿得舒服满意。”刘金华说。在她看来,正是裁缝这一门手艺,让她得以赡养父母、养育子女;也是这一门手艺,让她获得社会的认可、乡邻的喜爱;更是这一门手艺,让她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人生的喜好和价值。因此,她对缝纫不止热爱,更是心怀感恩。

“我带了一辈子学徒,从没有收过一分师傅钱。”刘金华说,自己学成至今,已经有60多人慕名而来跟随她学习裁缝技艺,对于愿意辛苦学艺的人更是十分珍惜,矜矜业业传承这门技艺。这些学徒中,有的人学成后挣钱养家、服务一方,有的人转型发展,从裁缝小店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有个徒弟转型做床上用品、家居家具,如今已经年薪超百万元了。”

刚过去的端午节,不少学徒给刘金华发来祝福短信。如今许多学徒还依然与刘金华保持密切的联系,感谢她曾经悉心的教导和无私的帮助。但每每有人感谢她,刘金华总是摆手,说自己带出来的徒弟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自己收到的最珍贵回报了。

“我热爱缝纫,只要大家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刘金华笑起来。她再次踩下缝纫机,又开始为下一位顾客缝制衣物。手边那灿烂的颜色,是另一位邻里的期盼和等待,亦是小区里的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处靓丽风景。

记者手记

“裁缝精神”是情怀更是传承

在人类社会的需求中,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这也足以证明裁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承载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从16岁拜师学艺,刘金华在缝缝补补中走过了54个春秋。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手艺似乎渐行渐远,但让人意外的是,以前缝纫行业长盛不衰时,刘金华一年365天没有假;如今人们还是喜欢她,一筐筐“土味情话”只为留住她。过端午节前,刘金华还要广而告之和居民们“请好假”才能安心落锁,不然,总有不知情的邻居特意去找她。

网购时代,还有人离不开一名裁缝,是情怀是传承?是对两型社会价值观的追求?也许这些答案都太过片面,追溯起来,是刘金华所奉行的“裁缝精神”,一直在践行着最质朴的美好。

裁缝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注重细节、看重服务的精神。刘金华对每一件作品的用心制作和打磨,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延续和传承,也真正让不同时代的人们都离不开她,以前是,现在也是。

“哎呀,这还是我那条裙子吗?”“真的只要5块钱吗?”当居民们拿到焕然一新的衣物时,他们脸上的满意与赞叹,最终汇聚成一句发自肺腑的呼唤:“刘师傅,你千万别退休啊!”这一句简单而真挚的话语,是人们对刘金华手艺的告白和喜爱,对现代社会对传统行业的尊敬与感恩,是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生活都在传递的不可或缺的光亮和温暖。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