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收到甜蜜蛋糕,11岁儿子“出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4-06-17 10:47:14
微浏阳
—分享—

04版民生街坊-1.jpg

父亲节,李致远为父亲送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提拉米苏。记者张玲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谢谢儿子,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提拉米苏。”昨日,父亲节,家住碧桂园凤凰郡小区的李章甫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年仅11岁的小儿子李致远为他精心制作了一款蛋糕。这款蛋糕,不仅是孩子对父亲爱的表达,更是少年才华的一次展现。

李致远就读于浏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虽然只是一名五年级学生,但他自学烘焙已经有三年了,是身边朋友交口称赞的“美食小达人”。在这段甜蜜的美食之旅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也收获了成长的美好。

爱心甜品

11岁孩子为爸爸制作父亲节礼物

早上7点,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厨房。李致远早早便起床,为爸爸亲手准备礼物。只见他认真地量着面粉、糖和鸡蛋的比例,小心翼翼搅拌面糊。虽然烘焙过程繁琐,但他认为,没有比自制提拉米苏更适合父亲节送给爸爸的礼物了。

“糖可以少放一些,爸爸最近要戒糖。”李致远一边调配原材料比例,一边考虑着父亲的健康。将材料准备好后,他将其搁置在一旁,因为在做提拉米苏之前,还需要先做一些手指饼干,用来做提拉米苏的内胚,“原本可以买现成的直接做,但我认为,亲手制作的,才能代表心意。”

李致远的妈妈余艺看着儿子熟练的手法,悄悄退出了厨房。她感慨,烘焙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难的技艺,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制作者的耐心与细心。儿子看似轻松自如的背后,其实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之前他想做马卡龙甜点,我一直陪着看下来才知道多么难。哪怕多一滴水、多一滴油,都可能导致最后功亏一篑。甚至有一次,他所有的步骤都精准无误,可最后还是失败了,排除所有原因才发现是那天下雨导致空气太过潮湿所致……无数次挑战、无数次失败,他还是选择迎难而上,直至成功。这一点连我都自愧不如!”余艺说。

随着烤箱“叮”的一声响,手指饼干已经烤制完毕。阳光洒在厨房里,也映照在李致远专心致志的脸上。

很快,香甜的提拉米苏“出炉”,由李致远亲手送到李章甫手中。

蛋糕呈方形,上面撒着可可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李章甫感动不已,将蛋糕送入口中,细细品味。只感觉提拉米苏的内胚很软很香,搭配着浓浓的芝士糊,口感细腻又香滑,淡淡的甜味和薄薄的可可粉相融,呈现出一种特别的风味。同时,李章甫很快就吃出了孩子在制作时的用心:原本一直参考的配方中,作为内胚的手指饼干需要泡牛奶,但是孩子换成了他喜欢喝的咖啡——孩子不仅考虑到了他的健康,更考虑到了他的口味和喜好。

美食之旅

在美食探索中收获成长和快乐

提拉米苏,外表朴实无华,内里却有着丰富的口感与细腻的韵味——这是李致远对父爱的理解,也是他对美食的理解。如今,已积累三年烘焙经验的他,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各种美食制作了,无论是诱人的蛋糕、精致的甜点,还是清爽的饮品和香脆的饼干,都“不在话下”,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与赞誉。

“三年前,我也只是突发奇想,看能不能做个蛋糕。”回忆第一次制作蛋糕,李致远说,他当时只是想照着抖音平台博主的教程试试看。那时什么准备都没做,也没有奶油和巧克力,所以他做出了一款带着茶油味的水蒸蛋糕,但那次的摸索与实践,让他充满了成就感。自此,他爱上了自制美食,开始搜集教程,自学烘焙。

妈妈的生日,他亲手制作了一款柔软的慕斯蛋糕,用七彩的巧克力豆点缀其间;奶奶的生日,他精心挑选了一款甜蜜的奶油蛋糕,并搭配了一束鲜花,为奶奶的生日增添了喜庆和浪漫;为堂姐制作蛋糕时,他知道对方不吃芒果,于是将水果换成了巧克力,让这份礼物更加贴心与温暖……

同学和朋友们也尝过李致远制作的美食。同班同学刘李然过生日时,李致远就亲手制作了一个蛋糕。香浓的奶油、饱满的水果夹心,以及手挤的“生日快乐”字样,都被刘李然一一记录在了自己的作文中,成为他们美好友谊的见证与回忆。

而在2022年,李致远的心意更是受到了一致点赞。当时,余艺接到朋友的电话,说女儿十岁生日,但因为疫情,买不到蛋糕。李致远立刻亲手制作了一款精美的蛋糕,并托人送去。这个蛋糕,不仅是一份祝福,也增添了人与人之间的融融暖意。

美食的美好,在于制作者的心意,学会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用心传达内心的美好。今年11岁的李致远,已经明白了此间道理。他正带着这一份甜蜜,放飞理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延伸阅读

开设美食社团

校园“美食小达人”层出不穷

在过去不久的“六一”儿童节,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举办了一场热闹的爱心义卖活动。李致远带着自己制作的蛋糕,吸引了众多小顾客的目光。短短几分钟,他的蛋糕就被抢购一空,成为当天的“爆款”产品。

与李致远一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还有许多热衷于烘焙的“美食小达人”。他们用自己的巧手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美食,从自制饮料到精致甜点,无一不让人垂涎欲滴。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味蕾,更展现了他们的创意和才华。

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教师施代新介绍,学校在课后服务社团中特别设置了美食社团,带着孩子们制作浏阳美食,如浸萝卜、艾叶粑粑、盐旱茶、豆皮等,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此外,学校还开发了一处劳动基地——寻芳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美食劳动。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种植地,孩子们在这里亲手种植蔬菜、照料植物,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喜悦。

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欧阳琼表示,学校一直秉承“成为你自己”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生活美学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课后服务课程的有机融合,旨在通过开设美食社团、劳动基地等,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独立。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