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碧水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11-07 09:46:15
微浏阳
—分享—

03版时政深度-2.jpg

守护“幸福不动产”,用好“绿色提款机”。近年来,浏阳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全链条截污治污防污,通过加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举措,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一条条家门口的“幸福河”碧水长流。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彭红霞

全面截污

乡镇污水主支管网建设全省领先

流域环境治理是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统性工程。“河流的问题表象在河里,源头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想碧水长流,首先要截污治污,整治两岸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

秋光如画,浏阳河普迹段水面开阔、碧水微澜,在水流拐弯的地方,清澈的牧马河静静流淌,两岸水草依依。

牧马河是浏阳河的一级支流,过去,由于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牧马河成了“臭水沟”。而如今,河水没有异味了,河道也越来越美观,这一改变得益于2021年实施的截污工程。

“牧马河在集镇范围内是一条地下暗河,污水收集的主管由多根PE管熔接而成,单根管道重达200公斤,受地形限制,建设过程中只能用人力搬运,施工难度很大。”普迹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副主任郑席芳介绍,工程竣工后,沿线数百户居民和商户的污水全部得到收集处理,实现了达标排放。

近两年来,普迹镇不断完善管网建设,目前集镇范围共建设污水收集主管网15.2公里,支管网5.4公里,已建成管网接入集镇居民1400余户,实现了集镇居民区全覆盖。

普迹镇是浏阳乡镇污水管网建设的一个缩影。浏阳坚持“一镇一策”思路,以进水浓度为导向,以工程手段推进乡镇厂网完善,已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主支管网430.8公里,在全省县(市)中遥遥领先,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等荣誉。

“浏阳通过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基本实现了污水应收尽收,今年新申报了2023年长沙市支管网建设50公里,正在加速推进中。”市住建局给排水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果说污水管网是截污治污体系的“毛细血管”,那么人工湿地就是“神经末梢”。在中和镇,通过创新开展农村多户联建生活污水处理的方式,中和镇市政大道、中和村居民聚集区39户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难题迎刃而解——

由于两处居民聚集区周边都是道路和基本农田,难以进行污水管网改造。今年7月,中和镇采取“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集中式改造的方式,在定制的三格式化粪池出口后建造第四格池——人工湿地,做好防渗处理后,种植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生活污水经人工湿地后可达到排放标准。“两处污水处理池总计投入16.5万元,和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建造和运行费用大大降低。”中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慧治污

2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投入使用

浏阳因河闻名,因水而兴。近年来,浏阳河出境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到Ⅱ类,捞刀河、南川河出境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到Ⅲ类。要守护这份生态之美,并非一劳永逸,而需久久为功。

11月2日,走进镇头镇污水处理厂,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检测仪器上数据不停地闪烁,每15分钟就会生成一组水质监测数据,每两小时就会向监管部门平台发送。

正在调试设备的工艺技术员向韬介绍,“原来是手工取样,现在污水水质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可以实时掌握污水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效率大大提升。”

作为浏阳河水质检测的最后一站,镇头镇人口稠密、经济产业发达,污水量大。自2018年以来,镇头镇高标准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厂,并同步铺排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排放达到一级A类标准,对浏阳河镇头段水质改善产生较大作用。

三分建,七分管。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建成2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监控系统,“运用数字化实现智慧监管,破解了过去维护成本高、监管人手不足等难题,确保污水处理排放稳定达标。”

下阶段,浏阳将启动智慧水务集中管控机房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智慧化、高效化,利用科技手段为河长制赋能增效。

新闻延伸

源头防污,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显成效

秋风送爽,稻谷飘香。10月24日,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暨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浏阳市)沙市镇晚稻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示范片晚稻亩产为678.1公斤,加上前期早稻平均亩产654.8公斤,周年亩产达1332.9公斤,同比增长超过10%。”种粮大户邓见加喜上眉梢。

如今的高产示范田两年前还是一块草皮地。过去草皮移植时带走大量优质表土,土壤中的耕作层变薄,当地利用粪肥还田的方式,有效改良了土壤地力,减少了化肥用量。

“粪水经腐熟、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基肥使用,亩均施用3至4吨,可以替代40%化肥用量。”负责提供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的浏阳市建安可再生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柏介绍,该公司拥有吸污车14台,对接养殖场165家、种植消纳基地515个,今年还田面积达2.8万亩,覆盖北区7个乡镇。

淳口镇泽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存栏母猪4000头,每年产生粪污3万吨,与建安公司签约后,粪水处理压力减轻了不少。“目前公司有一半的粪水实现了还田处理,每吨处理成本十多元,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公司负责人张强介绍。浏阳是传统生猪养殖大县,畜禽粪污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同时种植业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同样威胁到了水生态环境。

如何破解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这道生态难题?自2021年入选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以来,浏阳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集约化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我市大力培育第三方服务主体,采用“全环节服务模式”,对接养殖场户1265家,联系种植消纳基地2302个。同时,浏阳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信息系统管理平台于去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三端联动,多方共管”,即监管端、用户端和物联感知端信息联动,供肥方、转运方、消纳方以及监管方分级管理,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像建安公司这样的第三方服务主体浏阳共有6家,配备收集运输车辆80台,覆盖东南西北四区。截至今年9月末,浏阳三年来累计实现粪肥还田130.27万吨,覆盖作物面积35万亩次;全市畜禽资源化利用率达91%以上,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100%,浏阳绿色种养循环项目获评全省优秀运营机制奖。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