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稳中向好 民生“暖意”澎湃——《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回顾2022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2-28 09:36:59
微浏阳
—分享—

04版两会-1.jpg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2.5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1亿元,同口径增长10.3%;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6%、9%、3.1%,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跃居全国百强第7位,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排名全省第1位……2022年,浏阳紧盯发展任务不动摇,在千帆竞发中抢抓机遇、逆势飞扬,谱写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彩篇章。

2月27日,浏阳第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王雄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浏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抓好“两个统筹”,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克难奋进、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答卷。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

产业质效稳步向好

【报告点击】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7.4%,工业用电量增长16.8%。深入推进“千百十”工程,出台“制造强市十五条”,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产值分别增长17.5%、14.6%、13.5%。

实施“花炮激励十条”,烟花爆竹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新增5G基站489个,“上云上平台”企业突破4000家,跻身全国县域工业互联网发展20强。

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浏阳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跃居全国第57位,省级农业科技园实现产值超百亿。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1%。服务业企稳复苏,增加值增长4%。

推出“文旅十条”,举办全省首个县(市)级文旅发展大会,开展“焰遇浏阳河”“河畔季风”等系列活动,游客接待量突破3000万人次,A级景区总数居全省县(市)级第1位,跻身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第6位。

【新闻回放】2022年1月,浏阳出台《浏阳市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一批百亿级龙头、一批十亿级企业,建设一批过亿级项目,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千百十”产业新发展格局。

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报告点击】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长沙在浏28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4.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0%。招大引强成效明显,新引进项目133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三类500强”项目4个。市场主体培优壮大,新增“四上企业”182家,净增市场主体2.1万户。

创新活力全面迸发,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3家、高新技术企业129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6家,创成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试点改革持续深化,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自然资源服务乡村振兴等试点改革加快推进,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名单。

湘赣边区域合作携手共进,“6636”工程全面铺开,“三片区一乡镇”示范区启动建设。

【新闻回放】2022年4月26日正式签约,8月中旬开工建设……作为“三类500强”企业投资的工业地产项目,总投资20亿元、整体用地600亩的万洋众创城项目正按照节点有条不紊推进。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近200家企业入驻,激活产业集聚的“雁阵效应”。

城乡品质日益提升

【报告点击】主城功能更加完善,金阳大道全线通车,浏阳大道改扩建如期竣工,西南环线一期启动建设,李畋路、泰安路等12条城市主次干道顺利拉通;道吾、长兴湖等片区开发有序推进,翠园公园正式开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力推进,智慧城市云底座一期项目顺利完成;改造老旧小区87个4206户,新建停车场24个、新增停车位1.7万个,完成“百街千巷”环境提质62条,入选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

金阳新城加速崛起,“四个十大”项目全速推进,金阳医院开工建设、金阳二水厂投入使用,金阳人才公寓、博大商务广场等项目顺利推进。

乡村振兴全域推进,农村“七张网”加快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686.9公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1350处,完成营造林19.6万亩;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亿元,年收入超50万元的村(社区)增至154个,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市(县)创建名单。

污染防治深入推进,三大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94.3%、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深化,在全省测评中排名第一。

【新闻回放】2022年9月29日,随着金阳大道三期顺利试通车,全长43.9公里的金阳大道全线建成,进一步拉近浏阳与省会长沙的时空距离,为长沙东拓、金阳崛起、浏阳融城提供强力交通支撑。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报告点击】民生支出占比达76.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7,29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超额完成。

社会保障底板更实,出台“促就业二十条”,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2.5亿元,发放优抚金1.2亿元、社保待遇41.5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医保经办服务站点全覆盖;新增保障性住房2336套,改造农村危房126户;优化调整城乡公交线路31条,新增电动公交车50台,获评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退役军人“返乡第一课”工作成功纳入全省试点。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新改扩建学校11所,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6220个,“双减”工作经验获央视推介。“健康浏阳”成效明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创建全面推进,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建成投用,新妇幼保健院加快建设,集里医院、社港镇卫生院位列全国乡镇卫生院百强榜前两名。

文体事业全面繁荣,全民读书月、非遗宣传月、全民健身日等活动成功举办,新增省级文保单位4处,新改建室外运动场30个。

【新闻回放】2022年6月,浏阳市出台《浏阳市稳岗位促就业二十条措施》,实施减费降负企业纾困、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技能培训稳岗留工、就业服务优化提质、创新创业领雁助力、劳动关系和谐护航六大专项行动,以“真金白银”补贴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让群众“饭碗”端得更牢。

行政效能持续优化

【报告点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6件,基本满意率和满意率达97.8%;办理政协提案199件,综合满意率达98.5%。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60件、行政应诉案件150件。优化政务服务,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38.8万件;畅通诉求渠道,办理市长信箱、“12345”反映事项5万件,回访满意率达99.4%。深入开展“企业家接待日”“千企帮扶”“送解优”和“走解优”行动,解决企业难题1626个,退减缓税费32亿元,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优化政务(投资)环境优秀城市”“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县(市、区)”。

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公”经费预算下降10.5%。强化审计监督,审减财政资金2068.7万元。深入开展“清廉浏阳”建设,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新闻回放】2022年5月起,浏阳将每月18日设为“企业家接待日”,由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轮流现场接待企业家,听取并办理企业家反映的涉企营商环境问题或意见建议。2022年,“企业家接待日”共收集问题及建议160余个,大到行业发展规划,小到餐饮区车位难,问题及建议的回复解决率达100%。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