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动史志档案事业再上新台阶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12-20 10:04:49
微浏阳
—分享—

文|唐学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只有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才能更好地明确史志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任务,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发挥好党史、地方志、档案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要抓好“四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抓好“四史”宣传教育,党史部门负有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要持续开展党史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网络”,将《中共浏阳地方史(1921—1949)》《中共浏阳地方史(1949—2002)》《中共浏阳党史大事记(1917—1992)》《中共浏阳党史大事记(1993—2004)》《中共浏阳党史大事记(2005—2020)》《浏阳人民革命斗争史(1921—1949)》《浏阳改革开放40年——重大部署实施及主要成果摘编》《浏阳简史》《浏阳简史续编》等读物送到广大基层读者手中,让人民群众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为新时代新征程建功立业。

二要抓好读志用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地方志自古至今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人民群众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功能。地方志部门要精心编纂地方志、年鉴,提高志书年鉴质量,组织开展读志用鉴活动。要使《浏阳县志》《浏阳市志(1998—2002)》、历年《浏阳年鉴》及《浏阳改革开放三十年(上、下卷)》《浏阳六十年(上、下卷)》等地方志成果为浏阳广大人民群众所用,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三要抓好档案保护利用,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档案在保护研究和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部门要持续不懈地抓好档案的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运用数字化技术为人民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方便,运用展板、网络、展览、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展示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发挥好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浏阳记忆——浏阳历史发展档案陈列”的作用,利用库存元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民政档案等重点档案,开放已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发行的货币票券”等珍贵档案,方便广大群众在参观学习、查阅利用,感受档案文化魅力,共享档案信息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总之,党史、地方志、档案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联系工作和生活实际,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深刻领会、学深悟透,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将党中央的相关决策部署落实到全市史志档案工作实践中,力争让浏阳史志档案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途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浏阳市档案馆二级主任科员)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