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创新成就“产业森林”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9-13 10:10:19
微浏阳
—分享—

浏阳成功建成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03版强省-3.jpg

浏阳经开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排列整齐。近年来,浏阳全面强化创新引擎,深入实施创新"六大工程",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竞争优势实现了更快跃升。记者彭红霞

在浏阳“三主四特两新”现代产业集群中,一项项科技创新犹如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蓝思科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获得授权专利1756项,生产的手机和电脑视窗防护玻璃面板,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达35%;惠科集中全力在8K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大尺寸超高清显示屏技术项目入选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尔康制药、九典制药、南新制药、华纳大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研发投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成功实现上市;金阳石墨烯研究院在废弃锂电池里“嗅”到新商机,以首创技术勇夺“创客中国”湖南赛区冠军……

2018年,科技部启动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建设,浏阳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入选其中。日前,科技部公布的全国47个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通过验收名单,浏阳榜上有名,成功迈入全国县域创新第一方阵。

“下阶段,浏阳将持续巩固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成果,从推动产业大升级、科创大赋能、园区大跃升、环境大优化等方面发力,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深入实施创新“六大工程”,驱动浏阳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浏阳不靠海、不沿边,如何抢抓产业转型“风口”、实现换道超车?浏阳给出的答案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创建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浏阳紧紧围绕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体制建设工程、创新创业环境提优工程、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工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工程、产业转型提质工程、科技创新为民惠民工程等“六大工程”,全面完成创新型县(市)建设目标。连续三届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2021年,浏阳获长沙市创新实干督查激励四区(县)第一名,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体制建设工程方面,浏阳成立全国创新型县(市)工作创建领导小组,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出台实施《浏阳市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浏阳市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科创兴市和制造强市目标,通过顶层设计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在实施科技创新为民惠民工程中,浏阳按照“双向选择”模式在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募科技特派员,组成专家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经过3年的创建,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36家,较创建前增长2倍;完成技术贸易合同登记额35.36亿元,增长3倍;全市各级各类平台总量达到213家;上市企业达到9家。

围绕龙头企业做强产业链、激活创新链,浏阳突出围绕“三主”(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四特”(烟花爆竹、绿色食品、家居建材、再制造)“两新”(新材料、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三年累计引进366个产业链项目,引进资金达1304.86亿元,吸引产业链610余家上下游企业进驻。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增长

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大力培育和发展,浏阳正涌现出越来越多高质量创新主体。

近日,走进位于浏阳经开区的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数字化中药提取车间的智能化程度令人眼前一亮。4层楼高的生产车间内,设备的温度、水量、压力都由机器自动调节,不到20名工人便可实现年加工药材4000余吨。

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天地恒一自2006年成立以来持续进行药物研发,连续十几年研发(R&D)经费投入超10%以上,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300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人数近1/3,规模在省内名列前茅。

“近两年公司研发费用都超过了1亿元,几乎是把利润都投入进去了。”天地恒一药物研究院副院长高玉贺介绍,得益于浏阳市科技局的支持,企业享受到了包括省财政研发奖补资金在内的多项补贴,“同时,市科技局还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提供服务,为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提供了必要支撑。”

天地恒一只是浏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市科技局从政策扶持、入企服务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精准推进“小升规、规上市、普登高、智扩面”,浏阳构建起了“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领军型企业”培育生态链,打造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创新型企业矩阵。

创新企业数量的增加,成就了浏阳科创实力“质”的提升。“浏阳坚持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全市研发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全面激发了市域创新活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已推动160余家企业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通过省级评审,截至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增至491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富民强市步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市科技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宏观指导、管理和服务,深入挖掘技术交易资源。2021年,全市完成技术贸易合同登记额35.36亿元,较创建前增长3倍。9月18日至20日,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张家界举行,开幕式焰火燃放任务由浏阳东信烟花集团承担。“很荣幸能够参与到全省盛会中,我们将用精彩的烟花表演,为大会的圆满举办增光添彩。”东信烟花集团总经理钟娟说。

东信烟花集团还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牵头的焰火燃放单位,也是首个既参与过夏季奥运会,也参与过冬季奥运会焰火燃放的企业。“在创新之露的浇灌下,才开出了绚丽的‘双奥之花’。”钟娟表示,近年来市科技局全力支持企业建设湖南省烟花爆竹安全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攻克了一大批环保和安全领域的技术难题,为公司承接多项全国乃至世界性盛事焰火燃放奠定了基础。

针对烟花爆竹这一特色产业,浏阳通过实施“安全提质、科技革新、质量创优、文化赋能”工程,攻关环保、安全生产问题,提升了烟花产业附加值,如中洲烟花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程,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庆泰烟花着力推动城市烟花为主的技术创新研发工作,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60多个;颐和隆入选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的管理提标示范企业;孝文科技在全球首创无火药智能喷花机,技术创新都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农业产业方面,袁隆平院士团队与我市袁创超级稻技术公司共建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的超级稻Y两优900亩产突破1000公斤,成功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助力粮食增产超10亿公斤,帮助农民增收25亿元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与葛家镇“辣椒大王”杨意红合作,联合农民合作社,培育的葛家鸡肠子辣椒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创新是手段,发展是目的。随着浏阳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浏阳河畔源源不断涌现的创新发展成果,为浏阳挺进前五强,加快建成“两个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浏阳,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