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近日,成都有网友爆料,包括她家商铺在内的一排商铺招牌的文字被换成了拼音。她认为这造成了招牌辨识度不高,影响了她家的生意。面对记者询问,辖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现场处理此事,将会制作临时中文标牌进行更换。
“水村山郭酒旗风”,从很早开始,商家便会用有高度概括文字和强烈画面感的旗帜、木牌等,公告自己的经营项目和特色,起到招揽生意的目的。至于怎样达到这个目的,那就看商家有没有水平传达信息、彰显个性、突出特色、鼓励消费了。
街头拼音招牌赫然出现,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在一个汉字的国度,大家走到哪里都是靠着汉字来展开识别的,而鉴于同音字和多音字的存在,拼音显然不能达到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比如,这次引发争议的成都拼音招牌中,有招牌“HAOQIDENGSHI”(豪麒灯饰)就被人作出了包括“好奇等屎”在内的各种莫名其妙的解读。一个招牌立起来,还要让别人“翻译成”汉字,而且“翻译”得让人哭笑不得,这又有哪门子的广告效果呢?
所以商家对这样的招牌很有意见。据他们说,“有关部门”最初是要求将原有招牌换成“汉字店名大一些,右下角是小字拼音的店名”,然后又要求将招牌改成“拼音大字店名,右下角为中文小字店名”。现在商户有意见了,街道办事处又说“相关部门正在制作临时的中文标牌”……也就是说,这个在新闻中没有露面的“有关部门”,围绕一个招牌来来回回折腾好几次了。
据说,让商户将招牌改来改去,“是为了统一美化那一排沿街商铺”。不知道这些部门在“拼音大一点为美”还是“汉字大一点为美”的问题上有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论证,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考虑招牌的辨识度和广告效果。
疫情还在持续的时期,恢复公众信心,激发经济活力,重建市场繁荣,是全社会都要重视并为之发力的艰巨任务。每一个部门,一定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用好自己的职权,也管好自己的职权,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将各项服务做得细致一些、深入一些。断然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瞎折腾,乱作为,给群众添堵,给正在恢复之中的社会活力制造麻烦。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