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除了体检,几乎不用去医院
“下势的时候双脚踩着地面要踩实,身体向下沉,小腹要贴着大腿。”“肩要放松,两边要平,不能一高一低。”每天清晨,九方·北正西广场左侧,都能看到一支数十人的队伍在练习太极拳,一名神采奕奕的教练穿梭在队伍中,认真地指导着队员的动作。
“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功夫扇、柔力球我都练过,现在有不少人在跟着我练太极拳。”79岁的苏务庭是浏阳市百花健身站和浏阳市老年人太极协会的教练。“接触太极拳快30年了,别看我快80岁了,精神好得很,每年除了体检,几乎不用去医院。”苏务庭笑着说,练习太极拳多年,不仅让她结识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退休后“恋上”太极拳
曾专程去邵阳“求学”
8月4日清晨,九方·北正西广场左侧空地,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一群在朝霞下练习太极拳的身影格外吸引眼球,他们或金鸡独立,或双峰贯耳,不时变换着动作。苏务庭正站在队伍前方,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她还不时走到队伍中间,纠正学员们的姿势,传授动作要领,活力四射的样子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已经快80岁的老人。
结束了早上的太极拳练习后,苏务庭才有时间向记者讲述她的健身故事。苏务庭的丈夫是物理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退休后的苏务庭在丈夫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太极拳。“那时候浏阳练太极拳的人很少,学习的渠道有限,因此很多人练习的都是‘半调子’的太极拳,不太正宗。”苏务庭说,由于当时太极拳没有在浏阳推广开来,她刚开始练习的太极拳并不正宗,倒像是在练操。
“1993年,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一名在邵阳工作的浏阳籍太极拳老师。”苏务庭说,当时那名老师回浏阳休假,她跟着学习了一段时间,才算真正“踏进”了太极拳的世界。除了跟着老师学习之外,她还买了不少书籍和光碟在家研究。当这名太极拳老师结束假期回邵阳工作时,为了更深层次地学习太极拳,苏务庭还专门去邵阳继续“求学”。
“恋上”太极拳后,苏务庭一直在学习相关知识,“2002年到2010年,我在浏阳市老年大学担任太极拳老师,光是关于太极拳的教学本和笔记本,加起来都有十几本了。”现在,苏务庭还担任着浏阳市老年人太极协会和浏阳市百花健身站的教练一职,每天早上6时30分,她都会带着队员们练习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太极拳。
坚持运动规律作息
除了体检很少去医院
随着年纪增大,关节功能退化,不少老年人都存在膝盖疼痛的问题,苏务庭却没有这方面的烦恼,练起太极拳来动作依然如行云流水。
“我快80岁了,膝盖没出现过什么问题,精神也好得很,一年下来,除了体检,基本没去过医院。”苏务庭说,她平时经常会按摩膝盖,也比较注意控制运动时间,“练习一套太极拳的时长是6-8分钟,一套太极剑为4分钟,每次练习20分钟时间后,就需要休息一下了,年纪大了,膝盖要悠着点用。”
“别看我每天精力都很旺盛,其实我还患有眩晕症。”苏务庭说起话来精神十足,很难看出她还是一名眩晕症患者。她说,以前眩晕症发作时,得在家躺上两三天才能下床活动,练习了太极拳几年之后,苏务庭渐渐发现眩晕症发作的次数少了,症状变轻了,发作后只要休息一会就能出门正常活动。
除了热爱运动,坚持练太极拳,苏务庭还很注重平时的保养。坚持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起床后,不会马上急着洗漱,而是先用十几分钟进行按摩,按压涌泉穴、足三里、膝盖、内关等部位后,再按摩头皮;每天晚上10时30分之前睡觉,睡觉前,她会坚持梳头100下。
“现在天气热,早上天又亮得早,每天都得午睡一个小时,睡一会儿精神会好很多。”苏务庭建议,老年人除了要坚持早睡早起的科学作息之外,吃过午饭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小憩一会儿,可以防止过度疲劳,有利于身心健康。
知多点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一种非常好的健身和预防疾病的运动。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影响,可以加强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功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功能和新陈代谢。
经验分享
练太极拳也需热身运动后不要立马坐下
“练习太极拳时,从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动作不能散乱,要连绵不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支配和平衡能力,还能提高大脑和神经的协调作用。”苏务庭介绍,太极拳的动作比较平稳舒展,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运动,因此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以练习,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一些慢性病的人来说,太极拳是一种较好的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
“很多人认为太极拳缓慢柔和,不需要做热身运动,其实,在练习太极拳、太极剑这类运动之前也需要热身。”苏务庭建议,在练习太极拳之前,要花几分钟让身体做好充分的准备,热身后能以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精力投入运动,还能预防关节伤害。
同时,运动后不要立即蹲坐下来休息,这样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体疲劳。“运动后累了就四处走动走动,走上几圈后很快就会平静下来。”苏务庭表示,运动结束后应先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并做一些放松、调整活动,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可以加快体能恢复、消除疲劳。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很多人喜欢运动后用扇子扇风来降温,这也是错误的做法。”苏务庭说,平时队友练习时经常会带着功夫扇,运动后排出大量汗液,便会拿出扇子来降温,她总是提醒大家,这样存在健康隐患。因为运动时肌体表面血管扩张,体温升高,毛孔舒张,排汗增多,倘若运动后立即用扇子降温,或图清凉洗冷水澡,容易使皮肤紧缩闭汗,引起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失调,反倒容易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下降。
此外,苏务庭还提醒,练习太极拳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如果动作姿势不正确,会影响力量的协调发挥,导致重心不稳,使不该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续紧张,造成局部肌肉劳损和关节负荷过重,反倒伤身。
健康教育预告
面膜到底怎么敷?你敷对了么?
炎热的夏季,肌肤容易出油、出汗,不少爱美的女性进入夏季后都会在面膜上下功夫,使用清洁面膜、补水面膜、泥膜、纸膜等各种类型的面膜来保养皮肤,甚至还有人每天都敷一片面膜。
其实,面膜敷太多不仅不能护肤,甚至可能伤害皮肤。面膜一周敷几次才科学?怎么样敷面膜能更好保护皮肤?本周,本报将推出健康报道,聊聊夏季如何科学护肤。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