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

编辑:戴鹏 2019-07-25 09:49:55
微浏阳
—分享—
 
  浏阳日报讯(记者潘雅静)随着暑假的来临,旅游市场再次“火热”起来,不少市民将眼光瞄准了国外旅游线路,其中东南亚地区是最热门的出国游目的地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东南亚地区登革热疫情严峻,市民在外出旅游玩乐的同时,别忘了做好安全措施,预防登革热。
 
  日前,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今年我省报告的登革热输入病例较2018年同期相比上升明显,主要输入地为东南亚地区,其中八成以上的病例感染地为柬埔寨。
 
  每年的6-10月都是登革热输入性病例的高发期。据了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人而传播,即蚊子叮咬病人获得病毒,蚊子再叮咬健康人传播病毒。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
 
  感染登革热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还有出血倾向,可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脑病等重症。
 
  由于登革热传播速度快,目前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蚊子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因此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准备前往登革热疫情地区旅游的市民,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如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使用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等;避免在蚊子活动时刻(日出后两三个小时,日落前两三个小时)在蚊子出没频繁的树荫、草丛、凉亭等地方逗留。
 
  此外,市民在生活中应注意清除蚊虫生长和繁殖的场所(家居和外环境积水),及时清理积水容器;装水容器加盖封口;每2-3天为水培植物换水洗根;家中安装纱门、纱窗、蚊帐,常备蚊香和防蚊液。
 
  健康提醒
 
  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需怀疑是登革热病例
 
  1.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2.出现下列登革热样症状:发烧38℃以上,再加上(1)剧烈头痛、后眼窝痛、骨头关节或肌肉痛;(2)发烧3-4天后身上出现红疹;(3)发病期间全身发痒,这三项的其中一项症状,即视为疑似登革热病人,需立即到医院诊治,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患病期间需要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止登革热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