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药不耐受,亲历骨髓捐献“穿骨”之痛
“只要能救人,再大的痛苦也值得”
7月18日上午8时45分,葛家镇党委副书记喻鍠和往常一样提前到了办公室,落座后跟同事商量森林防火应急演练方案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当天温度并不高,可不一会儿,他就满头大汗,衬衫也被汗水浸湿。
这一异常现象令在场同事感到疑惑:他平时是足球场上的前锋,敢闯能冲,才10多天不见怎么变得虚汗不止?
直至后来看到医生开具的“休息14天”的条子,大家才了解,原来,喻鍠最近刚为罹患白血病的表姐捐献了骨髓和造血干细胞。担心耽误工作,在捐献的第二天晚上他就回到家,次日便来到单位投入到工作中。
这次经历,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也改变了喻鍠以往对骨髓捐献的认知。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决定
“能救人的事,当然要做”
7月15日、16日,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喻鍠和他的表姐在这两天里,却打了一场生命保卫战。
去年12月,得知表姐在做孕检时被查出急性髓系白血病m2,喻鍠也是唏嘘不已——这是生命难以承受之痛。
彼时,他还没想到自己会与之发生重大关联。
目前,医学上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m2的治疗方案只有化疗和骨髓移植两种。但即便是化疗,也只能暂时控制病情,患者的存活率只有几年的时间,唯一治愈的办法只有骨髓移植。
遗憾的是,表姐和直系亲属的配型结果并不理想,医生建议去中华骨髓库寻找配型,“只是时间不确定,可能要等很久。”
“表亲之间能不能配?”虽然医生认为几率罕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家属逐一联系其他亲属,希望可以做配型。“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要放弃。”
“去试试看吧。”在父母和妻子的全力支持下,喻鍠到医院抽取了血样寄去上海鉴定。
经过半个月的焦急等待,好消息终于传来——10个位点的检测中有7个位点相合,可以做移植。
“能救人的事,当然要做。”得知配型结果后,家属和喻鍠一致决定:捐。
体验
亲历骨穿针刺骨之痛
7月5日,喻鍠请假到达北京,为捐献骨髓和造血干细胞做前期准备,并打升白针,服用相关药物。
升白针能提升体内白细胞数,其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引起骨头酸疼,这是过度刺激骨髓造血细胞产生白细胞的缘故。副作用持续时,整个脊柱,特别是腰骶部胀痛,有时会产生搏动抽痛。
“仿佛骨头里面有锥子在钻一样,有时连把腰直起来都很困难。”升白针带来的影响很明显,导致喻鍠长时间睡不着、睡不好,“能睡四个小时算长的,一般只能睡两个小时。”7月15日早上8时许,喻鍠被推进了手术室,打完麻药后,他躺在手术台上陷入了难得的沉睡。
“啊!”突然,他被一阵刺痛惊醒。
“当时还以为是被什么东西烫到了。”抬头一看,原来是医护人员在他股骨处打骨穿针,旁边的小车上放了一堆针管,几名护士正忙着拆针管的包装袋。
穿骨之痛实在难忍,喻鍠疑惑地问医生,“是不是麻药打少了?”
“可能你对麻药不耐受,尽量忍一忍,穿刺部位很特殊,麻药打多了对身体不好。”一旁的医生解释道。
骨穿针扎进去后,一支针管一次只能采集10多毫升的骨髓。接下来,医生将抽有骨髓的针管取下,装上新的针管,然后再抽取、拔管、装新管……
近3个小时,六七十根针管,从喻鍠体内抽取了800多毫升骨髓。痛苦的过程令他全程冷汗直冒。
上午11时许,抽取手术结束。“手术过程真的非常痛苦,但是能救一个人的命,身体上再大的痛苦也值得。”喻鍠说。7月16日,喻鍠再次被推进手术室,医生在他的左右胳膊上各扎了一针,分别连接着一根无菌管。血细胞分离机将他的外周血从右手的无菌管里引出,在体外分离出干细胞,再从左手的无菌管流回体内。5个小时后,灌输着造血干细胞的血袋终于饱满。
捐献
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逐步回升
捐献结束后,骨髓和造血干细胞被输入患者体内,这场生命保卫战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各项生命体征正在稳步回升,预计还有20多天就可以出无菌舱了。”7月19日,通过电话,喻鍠了解到表姐的最新状况,这场生命保卫战终于赢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次经历,不仅直接挽救了一条生命,一个家庭,更打破了喻鍠以往对骨髓捐献的认知。
“以前以为捐献骨髓就是抽脊髓。”和大多数人一样,喻鍠对骨髓捐献没有很清楚的了解。在医生的科普下,他才知道捐骨髓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组成是无数的神经,而绝非骨髓。其次,临床上抽取骨髓的部位也并非脊柱。
对于捐献骨髓,喻鍠之前也不了解。“不用担心,打了麻药后睡一觉就过去了,没什么感觉。”抽取手术之前,有捐献者曾这样向他描述手术的感受,但他没料到真正的体验有如此大的反差。
“虽然我这种情况(麻药不耐受)很少,但是自己亲身体验了,才知道骨髓捐献志愿者有多不容易。”喻鍠感叹道:“我是为亲属捐献,绝大多数捐献者是为陌生人,那是真正崇高的大爱。”
另外,喻鍠认为,或许这次表亲之间的成功捐献,也给了更多患者生的希望,“骨髓配对成功多是在直系亲属间发生,希望我们这次经历给更多人提供一个参考。”
完成捐献后,医生建议喻鍠在家休养14天,并开具了证明。然而他并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请了这么久的假,积了很多事,不能耽误了。”7月17日晚,喻鍠回到家后,次日立马“归队”。
相关链接
捐献人数逐年上升,呼吁更多人加入
33、42、58、84……这是2015年到2018年湖南省每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量,这组逐步上升的数据代表了群众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意识的提升和积极性的提高。
“目前湖南省共有14万余名志愿者加入了中华骨髓库。”7月21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主任张赞,她表示,全国白血病患者多达数百万人,而移植造血干细胞是目前治愈白血病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但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因此,能够等到配型成功并顺利移植的患者很少。
张赞介绍,值得欣慰的是,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下,群众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了解越来越深,捐献意识也有所提高,今年上半年,全省已有50余例实施捐献。
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周建国介绍,从2003年至今,浏阳已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4例。但是和庞大的患者数量相比,仍需要更多的市民加入这场爱心接力赛。
周建国呼吁,希望有更多符合捐献条件的爱心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一起点燃生命火种,传递人间大爱。
如有爱心市民有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可拨打电话0731-83658436咨询,也可以到步行街口爱心献血车或才常广场爱心献血屋登记填表、采集血样。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