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罗方平)破碎、清洗、加热、过滤、冷却、切粒,大概3分钟,一块黑色烤烟地膜就变成了黑色塑料颗粒。7月15日,醴陵市马恋镇金德利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处理车间,随着浏阳送去的最后一批烤烟地膜完成回收处置,浏阳今年回收的1000余吨烤烟地膜回收处置工作全面完成。
金德利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才忠介绍,这些塑料颗粒将作为水管生产的原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当前市场上塑料颗粒的售价近5000元/吨,除去整个回收处置过程中的费用,公司还能获得一部分利润。”
地膜是烟叶生产的重要物资,在烟叶生产过程中,能起到保温、保水、保肥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烤烟地膜存在易破碎、难回收、难降解等弊端,如果年复一年散落田间,残存在土壤中的地膜将改变土壤的性状,导致土壤中水、肥、气的流动受阻,给以后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早在2014年,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市烟草局便针对烟用地膜回收处理工作开展了深入研究,也采取了多种办法处理烟田地膜,但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基于前期探索,结合浏阳深入推进的蓝天碧水保卫战,从2018年起,我市的烟用地膜采用统一回收、统一拖运、统一处置的办法。今年,市烤烟办、市烟草局总结去年经验,在烟叶生产揭膜环节到来之前,联合印发《浏阳市烤烟地膜苗盘肥料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烟用地膜回收处理流程,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烟叶生产绿色发展。
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市烤烟办、市烟草局按照“政府推动、行业补贴、烟农参与、合作社运输、企业处理”这一思路,成立浏阳市烤烟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从宣传发动、流程规范、监督考核三方面入手狠抓落实,确保烤烟地膜回收处理相关工作执行到位。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