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40天,他闯出沼泽地安全进藏
进藏40次,他带着各地游客游西藏
追梦人:陈顺晖,1977年生,浏阳沿溪镇人,789户外俱乐部驻西藏领队。
感言: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不走平常路的我期待感受不一样的西藏。
如果要浏阳人陈顺晖来形容一下他深爱的西藏,答案则是——西藏就像一碗滚烫的酥油茶。那朴拙的茶碗中映着蓝天白云,晃着牦牛和白羊,藏着雪域诗情。这片神奇的土地,是一个心灵之旅的驿站。
2008年,爱好户外的陈顺晖成为一名进藏背包客。从成都出发,搭顺风车、徒步,陈顺晖花了整整40天到达了拉萨。
此后11年,他前后入藏40余次,最多的一年去了6次。因为不走寻常路线,陈顺晖在户外圈子里逐渐小有名气,也开启了私人订制路线:“在我心中,十多年前第一次进藏那种最原始和淳朴的感觉才是我最想留住的。因此,我希望其他人也能体验这种感觉。”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西藏报道
徒步40天,走坏3双鞋子抵达拉萨
2005年之前,陈顺晖还是一名普通货运司机。因为工作的缘故,爱车的他渐渐有了一个新爱好,开车去户外露营。渐渐地,他亦有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那种感觉特别放松,经历千辛万苦的跋涉之后看到的风景更加打动人心。而驴友们之间的情谊,又特别的纯粹与让人放松。”
2008年,工作受挫的陈顺晖希望找到一个地方能够释放自己的烦闷心情,西藏则成为他的首选。从长沙直飞成都后,陈顺晖沿着川藏线入藏,以甘孜州的二郎山为起点,开始了以徒步与搭顺风车相结合的方式进藏。
陈顺晖背着一个大背包,走走停停。一路上,高耸的冰山、辽阔的草原、矫健的雄鹰构成的壮丽图画让他忘记了心中的抑郁。看到背包行走的陈顺晖,朴实热情的藏族同胞会主动停下来让他搭顺风车。
“一共走坏了3双鞋子。”从二郎山到拉萨,陈顺晖比预计的走得慢。高原缺氧、语言不通、食宿不便都没有让陈顺晖退缩,相反,他的内心变得十分充实,雪域高原的壮美让他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
“一路上,也有令人后怕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无意中陷入了沼泽地。”在一座大山附近,陈顺晖看到附近有牦牛移动,以为是地势平坦的草原。走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脚下开始出现泥泞,走了一半的他抱着侥幸的心里不想折返。不曾想,危险正在前面等着他,很快便陷入了沼泽之中。看着泥水渐渐淹没了自己的身体,陈顺晖恐慌不已。
荒无人烟的山区,等待人救援的希望极其渺小。绝望的情绪过后,本能的求生欲望让他冷静下来,陈顺晖利用以前的户外经验开始自救。靠着背包里的一些物件产生的浮力,他慢慢爬出了沼泽:“那1公里的沼泽地无比遥远,换完衣服的那一刻忍不住嚎啕大哭,顿时明白了世上再多的困难也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了。”
整整用了40天,陈顺晖终于到达拉萨。遥望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陈顺晖围着它转了一圈:“那份敬畏之感甚至让你有不敢随意靠近之感。所谓行走的意义大概如此,让你更懂得珍惜与敬畏!”
40余次进藏,他整理出数条西藏旅行路线
从西藏回来后,那片纯净如天堂的土地与这片土地上质朴的灵魂让陈顺晖久久不能忘怀。某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这般迷恋西藏。因为一旦踏上这片土地,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让心灵能回归自然。
如着迷一般,从那以后陈顺晖一趟趟去西藏,最多的一年去了6次。和第一次去不一样,陈顺晖进藏后不再按照普通游客的路线行走,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寻不一样的风景。从2008年到2019年的11年时间,陈顺晖一共去了40余次西藏。在行走的过程中,陈顺晖也结交了不少藏族朋友,了解到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我心里,西藏还是那个招手就可以搭车的西藏,还是那个和藏族同胞一起大碗喝酒大声谈笑的西藏。”近年来前往西藏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但陈顺晖心中的西藏却依旧纯净与美好,“正因为我走过的路线与别人不一样,所以我对西藏的感觉与普通游客的拍照打卡是不一样的。”2018年,再次来到西藏的陈顺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决定专门为有需要的旅行者订制感受西藏的私人路线。正好,在此之前他也拿到了户外指导员证与无线电操作证。陈顺晖选择在西藏留了下来,同时也整理出了数条私人路线。
“同一个地方,他带我们走的路线不一样,往往也就能感觉不一样的风景。”很快,陈顺晖便接到了几个订单。领队、司机、导游、厨师、后勤,身兼数职的他因为热情而专业,很快便在户外圈子里赢得了一片赞誉声。
“未来,也许我将以此为职业。在自己行走的同时,将对西藏的那份热爱传递给更多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闲暇之余,雅鲁藏布江边是陈顺晖最爱去的地儿方。奔流不息的江水一往无前,让这名热爱户外的浏阳汉子有了新的目标与方向。
人物特写
每一次停车都是一份善意
“扎西德勒!扎西德勒!”今年5月,在前往西藏羊卓雍措(羊湖)的路上,陈顺晖遇到了一名沿着盘山公路前行的藏族同胞。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陈顺晖主动放慢了车速,探出头来询问对方要不要搭车。因为语言不通,陈顺晖连比带划了好一会儿,对方才弄明白了他的好意。坐上了陈顺晖的车后,这名藏族朋友一个劲地朝陈顺晖表达着自己的感激。
“只要不是特殊的时候,我一般都会主动停车询问别人要不要搭车,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说起自己的这种习惯,陈顺晖解释这还得源于自己第一次进藏的经历。从二郎山到拉萨,2000多公里的路程,他靠搭顺风车走了一大半。而在搭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司机都是藏族同胞,让人感动的是每一名司机都是热情而主动的。
“在当下社会,每一次搭顺风车都是一份善意。”行走在西藏的土地上,陈顺晖希望自己能将这份善意回赠给他人,一如当年那些主动伸出援手的藏族同胞。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