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新增农用地及耕地创历年同期新高

编辑:戴鹏 2019-06-18 09:11:44
微浏阳
—分享—
 
  荒草地上的“耕地加法”
 
  浏阳日报讯(记者许雅兰通讯员黄海军)再过一段时间,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河畔一片近20亩的水田就要播种晚稻了。望着这片水田,椒花新村村主任李国平满怀希望。
 
  “荒废了几十年的沙洲如今将成为稻田,太难得了。”李国平说,数十年来,椒花河水涨涨落落,冲刷着河岸,留下一片泥沙地。农作物无法存活,杂草却长得旺盛。河堤修建后,村里也尝试过要将此处开荒造田,但也因成本过大不得不搁浅。
 
  无独有偶,倚靠着浏阳河,同镇的麻洲社区也有着这样一块荒草地,不过面积更大,超过了60亩。
 
  为了盘活这一资源,有效增加全市用地指标、规模空间和耕地面积,去年12月,经省自然资源厅批复,浏阳市自然资源局将两地列入同一土地开发项目,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开发。今年6月14日,省自然资源厅正式下发指标确认书,确认该项目为浏阳市新增耕地65.98亩。“村民的可耕种面积增加了,村容村貌也明显改善了,由此新增的耕地指标还可以给村组带来直接效益。”对于实施土地开发项目给村组带来的好处,李国平一一进行了分析。他告诉记者,目前,椒花新村已将新开垦出的耕地划分给了4个村民小组,目前已有村民承包了土地准备栽种晚稻。
 
  “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可以有效弥补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对全市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浏阳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实施土地开发项目,不仅是项目所在地的村组获益,对市财政、用地企业、乡镇而言,都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
 
  据了解,去年至今,浏阳严格按照“占一补一、占水田补水田”的原则,共组织实施土地开发项目44个,总面积达到6300亩。“与此同时,我们争取省厅批复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1个批次,批复可复垦面积2.19万亩,涉及全市31个乡镇街道。”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步进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不仅可以增加耕地指标,还可增加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与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今年年初至今,浏阳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验收确认的土地开发项目13个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个批次,共计新增农用地指标2291亩,新增耕地指标4452亩,数据均创历年同期新高。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