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欧阳予倩故里文艺事业百花齐放

编辑:戴鹏 2019-06-10 09:55:46
微浏阳
—分享—
 
  浏阳基层文联工作成“全国典型”
 
  近年来,浏阳市文联强基固本,积极探索以“建体系,促组织发展强盛;建队伍,促文艺人才勃兴;建机制,促文联职能优化”为核心的“三建三促”模式,深化文联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文联的向心力、吸引力、影响力,推动了浏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5月底,在湖北召开的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上,来自欧阳予倩故里浏阳的经验被作为典型推介。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在讲话中对浏阳市文联健全工作机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齐头并进,百舸争流风帆劲
 
  夜深人静,浏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汤远志的思绪,再一次飘向远方。
 
  眼下,有两件大事萦绕心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和市美术家协会晋京展演,“都要开始收集作品了。”
 
  然而,每一次作品的征集,汤远志都信心满满。这信心来源于浏阳美术家的实力以及创作的积极性。市美术家协会通过连续举办二十五届“迎春画展”、建立各级美展、各地汇报展演等渠道和平台,充分发挥协会作用,让一大批实力派、新面孔从幕后走向台前,充分挖掘了浏阳美术人才的潜力,也让有志于美术创作的有为之士,通过市美术家协会这一组织,找到了归属感,也找到了一个跃向更高舞台的平台。
 
  “因雕塑作品成功入选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而声名鹊起的浏阳青年画家何细华,正是通过‘迎春画展’崭露头角的。”汤远志表示。
 
  美协人才济济,其他协会也各显神通,各类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
 
  通过出台《浏阳市文联主席团成员联系团体会员制度》,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浏阳市文艺家协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举措,市文联将团结联系服务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正是基于此,在湖南省文联系统评比中,浏阳市文联连续八年获评先进单位。
 
  在着力优化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方面,市文联切实把广大文艺工作者吸纳进来、联系起来、服务到位。通过以政治引领“凝心”、以建章立制“强体”、以延伸手臂“扩面”,将广大文艺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一起,让组织的力量为创作者加油、用制度的刚性为组织建设护航、用优质的服务提升文联凝聚力。
 
  目前,市文联下辖团体会员20个,其中全市性文艺工作者协会14个、乡镇文联6个,个人会员达2600余人。
 
  人才辈出,百花齐放春满园
 
  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浏阳文艺土壤深厚,更是文艺人才辈出的地方。6月3日,长沙“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公示,浏阳市永红艺术团排演的花鼓戏《胡子将军》赫然在列。
 
  “文联就是我们的娘家!”浏阳市欧阳予倩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周永红介绍,《胡子将军》即将赴疆汇报演出,就得益于市文联的牵线搭桥。在她看来,市文联是文艺工作者的坚强后盾,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胡子将军》声名远播,《木兰从军》亦广受好评。
 
  浏阳市戏曲协会会员吴芳介绍,改编自欧阳予倩原作的儿童剧《木兰从军》,其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浏阳市欧阳予倩研究会组织的一次研讨会。
 
  周永红、吴芳是浏阳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近年来,市文联通过建队伍,从而促进了文艺人才勃兴。目前,在市文联所属14个文艺家协会中,新文艺群体会员有700余人,占会员总数的20%。
 
  市文联加强对新文艺群体的创作扶持和人才举荐,培育了荣获“山花奖”的强盛龙狮艺术团、晋京展演的民间剧团永红艺术团、获国家艺术基金扶持推广项目的“草根词人”卢义方等优秀代表。
 
  在传统文艺人才之外,不断涌现出的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充实壮大了市文联组织建设的基础,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用他们新颖的创作视角、独特的表现形式,收获了观众的掌声、市场的青睐、荣誉的鼓励,叫好又叫座。
 
  抓好班子、培育“苗子”、广开“路子”,这是浏阳市文联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市文联实施常态化培训工程,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轮训。加强对优秀文艺人才的培养、奖励和宣传推介,五年来,共评选德艺双馨文艺家、十佳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年度最佳新人52人,选树了一批浏阳文艺“领头羊”,为传承浏阳传统文化、充实本土文艺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互鉴互赏,构建文艺交流新格局
 
  在观感上身心愉悦、在思想中发生碰撞、在沉思后引发感悟,文艺创作,从来就不是孤芳自赏,唯有互鉴互赏,百川合流才能汇成大海。
 
  市文联深化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浏阳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作品走出浏阳、走向更远的地方,同时也将浏阳以外的先进经验、优秀作品引进来,从而达到相互交流、互鉴互赏的目的。
 
  近年来,市文联建立了文艺交流合作机制,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构建了浏阳文艺和全国各地区文艺深度广泛交流的新格局。先后邀请中国曲协、舞协等走进浏阳,开展文艺交流活动;与湘赣边11个县市区签订《湘赣边区域文化体育合作交流备忘录》,开展“全国20市县文联主席浏阳行”“‘里程碑’纪念秋收起义文家市胜利会师90周年湘赣边书法展”等活动,实现区域间文艺交流互鉴。
 
  与北京市海淀区文联、新疆石河子市文联结对共建,在异地开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扩大了影响,提升了自身水平。
 
  机制创新迸发活力,活力迸发提升水平。
 
  为了让浏阳文艺走得更远,市文联立足长远、提前谋划,组织实施“推名家、出精品、攀高峰”五年高峰规划和三年精品计划,重点完善“三项机制”,深入推进“五大工程”,为浏阳文艺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
 
  数据
 
  目前,浏阳市文联下辖团体会员20个,其中全市性文艺工作者协会14个、乡镇文联6个,个人会员达2600余人。从人员构成上来看,形成了群英荟萃、少长咸集的生动局面;从组织发展上来看,各类协会齐头并进,开创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蓬勃态势。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