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常吃狗肉进补,男子“补”到流鼻血

编辑:戴鹏 2018-11-08 09:56:19
微浏阳
—分享—
 
  中医专家提醒:冬季进补有讲究,少食生冷不宜燥热
 
  “今天狗肉、羊肉都很畅销,一下子就卖光了。”昨日立冬,圭斋路菜市场一家肉铺的老板王先生说,他趁着立冬节气,特意早早准备了冬季常吃的肉品,一早上就全部卖光了,连留给自己的那份都被顾客买走了。
 
  一直以来,民间都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后人们通常会进行食补,以此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羊肉、狗肉等都是市民立冬食谱上常见的食品,但冬季进补不能“一吃了之”,市中医医院国医馆专家苏建斌提醒,市民冬季进补时要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物,小心盲目进补反而引发疾病。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立冬进补,狗肉热卖
 
  高血压、心脑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俗话说“冬令进补,三春打虎”,浏阳不少市民都有在立冬当天吃狗肉的习惯。
 
  昨日上午,记者在集里农贸市场和圭斋路菜市场看到,不少买菜的市民手中都提着狗肉或羊肉。“现在狗肉28元一斤,羊肉35元一斤。”圭斋路菜市场一家肉铺的老板王先生说,尽管价格不便宜,但当天这两种肉都卖得很好,而且狗肉的销量远远超过羊肉。
 
  “我们家一直习惯立冬当天吃狗肉,大家都说吃了对身体好。”集里农贸市场内,市民周女士特意赶早买了一块狗肉,准备把儿子女儿都叫回家吃一顿好的。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大部分市民都知道立冬吃狗肉的习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样进补的好处有哪些。
 
  “狗肉性温和,具有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的效果。”苏建斌介绍,狗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增强抗寒能力,滋补血气、暖胃祛寒。“狗肉好吃,但不宜多吃。”苏建斌提醒,狗肉属温热性质,体虚者在冬季食用具有御寒的功效,能起到温补调养的作用,但是湿热体质的市民吃狗肉却容易上火,甚至出现流鼻血的状况。
 
  苏建斌曾接诊过一名病患李先生,李先生由于听说狗肉进补,所以隔三差五就会和朋友一起去吃顿狗肉。没过多久李先生就觉得自己鼻腔和眼皮发热,不时流鼻血,而且晚上难以入眠。“这就属于补得太过,适得其反。”苏建斌说,除了湿热体质的市民不宜多吃狗肉,高血压、心脑疾病患者也最好不要吃狗肉。
 
  冬季食补有讲究
 
  注意少食生冷、不宜燥热
 
  “药补不如食补。”苏建斌说,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很重要,市民冬季进补时要遵循“秋冬养阴”“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一味地追求进补是不科学的。
 
  苏建斌建议市民在冬季进补时记住“少食生冷,不宜燥热”这一诀窍。冬季进补应以清补为主,避免在羊肉、狗肉中再添加肉桂等药材。进补时,要让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引补”,食用红枣炖牛肉、红糖煮花生仁等调理脾胃的食物,脾胃健旺,食补药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后,要多吃萝卜、青菜、木耳等新鲜蔬菜及时补充维生素。
 
  进补要因人而异,避免盲目进补。例如,老人生理机能逐渐减弱,抗严寒能力也逐渐下降,所以冬季可以进行适当的食补,但也需注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而身强体壮的青壮年进补需谨慎,过量进补反而易导致“补过头”引发疾病;脾胃虚弱之人如果食用过于滋补、油腻的食物,容易引发胃胀、口苦口臭等消化不良症状。“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市民千万不要带着孩子一起进补。”苏建斌说,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宜和大人一起进补,不恰当的进补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立冬进补时要做到因人、因地施膳,辨证进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苏建斌提醒,市民不要过分夸大食补的功效,身体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就医,而不是靠食补自行调养。
 
  冬季养生食谱
 
  冬季进补到底应该吃什么?怎么吃?苏建斌为市民朋友推荐了几款常见、适用人群较广的食谱,市民可进行参考。
 
  萝卜炖羊肉
 
  民谚有“立冬萝卜赛参汤,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冬季进补可选择萝卜炖羊肉,羊肉性温,能够御风寒补身体,而萝卜被称为“平民人参”,清香味淡,具有清痰止咳,温中益气之功效。
 
  海带炖排骨
 
  甲状腺素能增强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帮助人们抵御严寒。海带等海产品中碘含量丰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排骨作为日常中常吃的肉类,蛋白质含量丰富,能为市民在冬日提供能量。
 
  香菇牛柳
 
  香菇热量低,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能促进体内钙的吸收。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丰富,有滋养脾胃、强筋健体的功效,很适合冬季食用。
 
  红薯粥
 
  冬季红薯大量上市,红薯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与膳食纤维,对于老年人或者便秘患者来说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红薯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很有好处,红薯中的糖蛋白还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鲫鱼汤
 
  民间有“冬鲫夏鲇”之说,鲫鱼营养丰富,所含脂肪少,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多,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鲫鱼汤中所含的有害胆固醇较少,常吃鲫鱼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大有好处。但要注意鲫鱼不能与冬瓜、蜂蜜、猪肝等同食。
 
  相关新闻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多发
 
  立冬后应格外注意身体变化
 
  “每到冬季以及季节更替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会增高。”市中医医院国医馆专家苏建斌提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在冬季寒冷时尤其需要注意养生,立冬后要格外注意身体的变化,一定要按时服药、注意保暖,同时适当运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市民在食补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暖。”苏建斌说,冬季的衣着应注意薄厚适度,衣着过少过薄易受风寒,衣着过多过厚也易使寒湿入侵,除此之外,要注意头部、颈部、背部、膝盖、脚部的保暖。
 
  其次,进入冬季,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冬季最好晚上十点之前睡觉,早上七点左右起床,遵循“早睡晚起”的规律。对于上班族来说,“晚起”可能很困难,但应尽量早睡、不熬夜。
 
  在运动方面,可多做一些提升抗寒能力的锻炼。因为天气转冷后,身体血液循环减慢,运动可促进气血的流动,且中午运动最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部分市民喜欢通过冬泳来提高自己的御寒能力,冬泳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要看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承受能力,不能贸然进行。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