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6月29日上午,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下称《规定》),规定在餐饮服务场所,两人以上合餐时应使用公筷。《规定》按照法定程序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据了解,这是目前已知的全国第一部公筷立法。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建树崭新餐桌文明,使用公筷无疑是一个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措施。尤其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传播,使用公筷公勺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我们能看到,在不少聚餐场合,公筷和公勺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摆上了餐桌,而将公筷和公勺利用起来,真正地践行餐桌文明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多。这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还没有适应分餐制的美食国度,并不缺乏使用公筷、公勺的民意基础。
当然,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就餐习惯,要加以革命性的改变,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持续不断地倡导、推动。在公筷、公勺早已经出现在聚餐场合的基础上,《规定》出台,将聚餐场合使用公筷、公勺由人们的文明自觉上升到了法律规范,也就是说,这部“公筷法”正式生效之后,使用公筷不再是人们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强制规范。这不但让一直在主张文明餐饮的人士欣慰,更将推动公筷在全国使用的进程。
《规定》不但明确了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的定义,而且明确指出,当消费者在饭店、酒楼、餐饮店、单位食堂等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有两人以上合餐时,必须使用公筷。甚至还细致到餐饮服务提供者配备的公用筷子应当在颜色上区别于其他筷子,并标注“公筷”字样。这让我们看到,《规定》除了有极强的针对性,还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极接地气的指导性,真正地将“小礼仪”和“大文明”充分地结合了起来。
从当前餐饮场合的实际情况来看,“公筷文明”的推行还是要靠餐饮企业来承担更多的工作。除了在醒目的位置张贴“使用公筷”的各类提示,对就餐客户,餐饮企业还需要配备好数量足够的公筷,需要在服务全程宣传“使用公筷”,需要针对顾客忘记使用公筷等行为进行巧妙提示和纠正……总之,餐饮企业要相信这是有着广泛民意基础、必定深受欢迎的地方立法。
法律的约束,商家的劝导,并非建树餐桌文明的全部。要彻底改变不文明的餐饮习惯,最终的责任还得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中国人喜欢聚餐时的热闹氛围,习惯了用劝酒、帮夹菜等来表达热情,还发明了火锅等吃“大锅饭”的美食方式,桩桩件件,都有可能同使用公筷等文明倡导相龃龉,需要进行一些改变。如果说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个,只是碍于面子不好对他人提出文明要求,那么宁波为使用公筷立法,就为文明就餐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严查酒驾醉驾,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餐桌上劝酒的习惯。这充分显示了法律规范对于改变不文明习惯的推动。那么同样的,“公筷法”出台也将对我们的就餐形成革命性的影响。我们一起努力,就能让美食的国度一直与文明同行。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