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位于永安镇的湖南楠木树服饰有限公司在多个部门的帮扶下,在疫情严峻时期顺利实现“个转企”。近日,该公司在三天时间内收到了180万元纯信用贷款的“金融礼包”,缓解了自身的资金压力,为长足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是我市“千企帮扶”行动中的一个缩影。(本报11月23日04版报道)
企业作为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从11月5日起,浏阳在全市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千企帮扶”行动,帮扶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企业车间,看企业发展情况、听企业发展困难、为企业答疑解惑,通过加强精准有效政策支持,形成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尊商重企便民的社会氛围,展示的是党委政府的服务效能,彰显的是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浏阳市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年”行动,持续加大“放管服”力度,全面开展精准帮扶,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府的“有形之手”要更好发挥治理效能,关键在量体裁衣、精准发力。毕竟,不同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具体需求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在帮扶过程中做到丁是丁、卯是卯,以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和实现健康发展作为检验帮扶成效的试金石,真正把精准帮扶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更加科学地精准助力企业添动力、强活力。要聚焦“堵点”“痛点”“难点”,弄清楚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推进制度重构和业务流程再造,采取滴灌式帮扶,力求精准,追求实效,对不适应改革需要的规定应改尽改,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从而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足感。
我们常说,优化营商环境一直在路上,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所有承担帮扶任务的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站位、明确目标定位,加快流程再造,建立问题台账,逐项解决问题,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在帮扶中建立新型政商关系,振兴实体经济,助推企业健康发展,这当是开展“千企帮扶”活动的目的和目标。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经济运行环境面临新的压力之际,我市展开“千企帮扶”行动,对激发市场活力意义重大。尤其从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的角度来说,无疑是着眼长远之举。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政府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齐心协力谋发展,这种“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做法,正是当下帮助企业纾困和发展所需要的,它定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积蓄起更强大的能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