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会客厅丨突出乡村振兴,打造发展示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10-24 12:00:39
微浏阳
—分享—

02版两会-6.jpg

访谈嘉宾

罗永志:市人大代表,市乡村振兴事务中心主任

罗伏中:市人大代表,镇头镇双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徐国鹏:市人大代表,浏阳市爱山乐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龙雅丽: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农业科科长

王玻声:市政协委员,湖南西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再:市政协委员,唐再家庭农场负责人

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建成美丽屋场500个,完成农村改厕26万座,新建污水处理厂14个、管网349公里,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过去五年,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了产业兴旺、美丽宜居、农民富裕的乡村风貌。

未来五年,浏阳如何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促进农村宜居宜游、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等方面持续发力?本报特邀市人大代表罗永志、罗伏中、徐国鹏,市政协委员龙雅丽、王玻声、唐再,聚焦“突出乡村振兴,打造发展示范”这一主题,为浏阳发展建言献策。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红珍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

浏阳日报: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其中,农业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浏阳高质量发展成色。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罗永志:浏阳是湖南农业大县(市),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有基础、有条件。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优势,浏阳要强化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走科技赋能之路;要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提质增效空间,走多元融合之路。同时,着力构建以浏阳现代农业园为核心,发展东区蔬菜水果产业带、南区乡村旅游产业带、西区特色畜禽产业带、北区优质水稻产业带的都市智慧农业发展格局,将浏阳打造为全省绿色产品供应源、生态农业先行区、数字乡村示范市。

徐国鹏: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培养人才是关键。浏阳要搭建一个专门吸纳农业方面人才的平台,挖掘一批新农民来支撑起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脊梁,让人才回得来、留得住。农业要高效,专业技术少不了。政府要组织农民和从事农业管理的人员不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新技术,创造高效率;要科学培植产业,先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再重点培植。我所在的公司正在分批组织员工外出交流,学习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网络营销策略,争取让公司的产品品质和销售额明年再上一个新台阶。

龙雅丽:推动农业高质高效,要以现代农业为抓手,运用科技手段,孕育无公害、无农药的农产品,基地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打造高端农产品示范基地。要优化种养结构,充分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同时,要加快全市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今年,市科技局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派驻了64名科技特派员,实现3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为服务单位提供精准服务;充分发挥12396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的力量,将授课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为农户“把脉问诊”,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开展星创天地建设,积极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推荐一批和实施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促进农村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促进农村宜居宜游

浏阳日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浏阳正大力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五美”目标。请您结合工作实际,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特别是促进农村宜居宜游出谋划策,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罗永志: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特征,突出规划引领,做到一体规划、一并推进,在选点布局上注重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形成规模效应。要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景”的思路,因地制宜、因形就势,深度融入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风貌、文化魅力的美丽宜居村庄。此外,还要把产业发展作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内核”,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乡村民宿、研学体验等产业,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完美转变。

龙雅丽:依托浏阳传统优势,聚力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扛稳“菜篮子”“米袋子”供应责任,打造绿色产品供应源。同时,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培育一批乡村振兴重点村镇,打造示范片区,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王玻声:农村宜居宜游,结合实际规划很重要,其次是资源赋能,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让乡村焕发新的生命力。西溪乡村旅游紧扣“美景”“美食”两大主题做文章,形成了西溪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重点在乡村,基础是“三农”。农村发展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速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唐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舒适的农村生活。建设美丽宜居村庄,首先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加以打磨改造,让原有的特色更加凸显。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村民对环境意识、文明素养的培养,努力打造乡风文明、特色突出、乡味浓厚的宜居宜游之地。

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浏阳日报:实现农民富裕富足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民实现富裕富足?

罗永志:农民富裕富足,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初心和追求。因此,我认为要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健全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防止规模性返贫,重点打造大围山有效衔接示范片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不断壮大乡村产业,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不断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此外,还可以依托已打造的“15公里就业圈”,把农民稳岗就业作为工作重心,加大就业车间(基地)开发力度,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徐国鹏:建议要继续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投入;要鼓励城市人口到农村休闲、到农村消费,把金融活水向乡村引流,让农民增收;要激励和倡导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服务内容、提高农村吸引力,让农村留得住人、赚得到钱。

罗伏中:我认为要盘活土地资源,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探索设立“土地银行”,做活土地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拓宽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另外,要通过各种方法吸引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有家乡情结、愿意为乡村振兴献策出力的人才回家乡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如此,还要结合浏阳实际,着力打造制造业高地,利用园区优势,发展工业生产,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王玻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农民致富。我认为,要顺利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必须做到“三动”,即旅游带动、产业推动、市场联动。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未来可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同时旅游产业发展,必然带动饮食、民宿、水果、蔬菜等系列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势必会形成一个更加广阔、更具活力的经营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农民增收途径。

唐再:随着美丽屋场、幸福屋场、美丽宜居村庄不断增加、不断完善,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有利条件,盘活闲置的资源进行种植、养殖;可以集中流转土地,以承包的方式集中管理和开发,以达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以发展农家乐,让农产品自产自销,达到利益最大化等等。应该说,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为农民富裕富足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路径。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