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日报》理论版丨“双洞”苏区的留下的精神财富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8-04 10:50:29
微浏阳
—分享—

“双洞”苏区留下的精神财富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研究(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双洞”苏区作为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苏区精神的普遍共性,又蕴涵着浏阳文化的独特个性。从历史文化内涵上探究,“双洞”苏区精神的独特性,虽有特定环境下的历史偶然,但更多的是地方传统继承发展的文化必然。这些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历史遗产,是我们谋求民族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

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时间较早、存在时间较长的红色根据地,“双洞”苏区能够“十年红旗不倒”,深层原因之一,就在于浏阳人的骨子里有一种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浏阳历史悠久但历经苦难,每每大难来临,总有仁人志士站出来,易雄、谭嗣同等历史人物都以敢于担当而著称。千百年来,这种精神被不断传承,逐渐发展成为勇立潮头、敢于反抗的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

“双洞”苏区作为浏阳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的诞生之地,更是浏阳精神的突出代表,在革命斗争中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面。当时,在湘鄂赣根据地建设上,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重点是醴陵和平江,而浏阳不甘落后,自加压力,敢于担当,大胆探索,在没有任何经验和参照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一系列成功经验,把“双洞”苏区建设成湘鄂赣的典范,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肯定。

改革开放以来,浏阳作为革命老区,一直敢闯敢试、敢想敢干,创造了很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被誉为“浏阳模式”,不但迅速甩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更跻身全国十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浏阳人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真实写照。

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

在我党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仍然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照搬苏联模式,出现过或左或右的思想倾向。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正是通过调查研究,不断总结革命发展的新鲜经验,根据实践探索创造性地提出来的。

究其根源,是近百年来,“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传统造就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浏阳临近长沙,长期受湖湘文化影响,在“双洞”苏区建设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浏阳县委、第一区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极其恶劣、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艰苦奋斗、大胆探索。

这种基于现实革命需要的奋斗和探索才有目标方向,才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因而普遍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也成为“双洞”苏区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比如,在土地革命实践中,浏阳开始实行“分耕制”,根据地遭受大屠杀后人口急剧减少,便推行“共耕制”,这都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的措施;平浏游击队建立后,平江领导人孔荷宠主张烧毁民房、逼迫民众革命,遭到时任浏阳县委书记张启龙等浏阳人的强烈反对,坚持革命需要自觉自愿,游击队也因此分道扬镳;面对敌强我弱,浏东游击队不是一味强调勇敢硬打硬拼,而是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保存自己的基础上打击敌人。

这种尊重客规律和现实条件,不怕困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探索精神,成为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

在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浏阳也不例外,“双洞”苏区更是牺牲巨大。

据初步统计,近代以来,浏阳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多达30余万,十年土地革命期间,全县伤亡近10万人,这在全国应该是屈指可数的。而“双洞”苏区从建立后的十年里,先后遭到十多次大屠杀,百分之八九十的干部群众被杀害,多达数千人。

1929年初,大光洞99名干部群众被集体杀害,仁和洞83名被集体屠杀;1936年,黄昙一个自然村就有188名干部群众被集体杀害。敌人的疯狂屠杀不仅没有吓倒革命群众,反而唤醒更多的群众参加革命,他们常常是埋葬亲人战友的尸体,抹干眼泪继续战斗。

浏阳是“中国将军之乡”,这里走出了30位将军,产生了许多领导人物,胡耀邦、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从浏阳走出去的,而王首道、张启龙、李志民等同志正是从“双洞”苏区走出去的。1955年授衔的全国唯一的解放军女将军李贞,曾经也是这里的女红军战士,她宁可跳崖而死、也不做俘虏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至今仍在祖师岩上铭刻着,在浏阳传唱着。

唇齿相依的团结精神

苏维埃作为新生的政权,不仅是工农劳苦群众民主管理的自治机关,而且代表了工农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双洞”苏区建立一开始,就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放在首位,从行动上非常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正是凭借着忠实践行一心为民宗旨的意识,浏阳第一区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农民协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儿童团等组织,几乎把大多数的群众吸纳进来;通过举办赤色学校、工农夜校等文化活动,教群众读书识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通过组织赤卫队、布置农民哨等办法,结成了军民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形成生死与共、唇齿相依的血肉关系,由此构筑了一道什么力量也无法打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特别是党和苏维埃政权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与群众共享胜利果实,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在“双洞”苏维埃政府的制度里,明文规定“各机关人员实行星期六替家属做工,星期日在可能范围内帮农民做工”,广大党员干部和当地群众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进步,亲如一家人。这种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同生死、共患难的团结精神,成为“双洞”苏区长期存在的民心基础。

(节选自《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研究》,作者为孙家栋、王斌、罗柱、张立雄、刘瑞琼)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