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有效治理,更好地捍卫城市安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8-03 15:54:59
微浏阳
—分享—

董怀国

近期,河南多地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特别是7月20日的大雨导致郑州出现城市内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非常痛心。当前,各地区、各层面的救援力量正在河南展开救援工作,上演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壮歌。

严格来说,河南部分地区,尤其是郑州遭遇的这次洪灾,是人们始料未及的。首先,地处北方的河南遭遇这样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实在是非常罕见;其次,郑州此前投入了500亿元,打造海绵城市,大家对于郑州的泄洪排涝能力还是有着较强的自信。所以,尽管此前气象部门进行了连续预警,但灾情仍较为严重。

如果质疑郑州此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钱白花了”,那显然是不公平、不科学的。海绵城市建设,肯定是当今全世界的大方向,能非常有效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但要它承担几十年一遇或者几百年一遇的洪水防范重任,已经很不现实——那不光是一道非常复杂的数学题,而且是牵扯广泛的社会治理课题。

在捍卫城市安全的问题上,不能陷入技术迷信或者设施迷信。比如,此次让人看着触目惊心的郑州地铁5号线“7·20事件”,就是因为有一处挡水墙被冲垮而造成的。我相信郑州地铁基础设施的安防标准,肯定同其他地方保持了一致,是没问题的。问题就出在,设施被摧毁了,暴露出了监控不足、紧急处置联通机制不足等软件管理层面的缺失。

和郑州抢险救灾同步进行的,是对防灾减灾举措的多角度反思。7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按照最严酷的极端天气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建立第一时间响应机制。这说明,政府层面已经注意到了在强化城市硬件设施不断提质和软件治理不断创新上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并马上将其付诸实践。

发改委的紧急通知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社会各方面要对包括极端天气在内的非常情况持有危机意识;二是政府部门要有在极端情况下采取果断措施的预案,尽最大可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了这些意识和举措,城市不断优化的硬件设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

在日常安保上,我们调侃过“朝阳群众”的神奇;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见识过各地“大喇叭”的硬核。他们和遍布城乡的公安天眼系统、危险位置的防护装置,共同筑起了捍卫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可靠屏障,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城市管理,既是平时的一丝不苟、防患未然,也是非常情况下的紧急动员、快速反应。需要的是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不缺位。

从安全到幸福,城市需要建设,同样需要管理。相较于硬件设施的项目铺排,软件管理更需要智慧、耐心、凝聚力。统一认识、多方发力,我们的城市管理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