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里有个发明小达人,已拿下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7-05 10:34:58
微浏阳
—分享—

09版深度-1.jpg

在浏阳五中,杨卓嘉(右二)正在与同学们一起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追梦人:杨卓嘉,2003年9月出生,今年毕业于浏阳五中。爱好手工制作,曾获第十三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二等奖、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第八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铜奖、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

追梦感言:我的发明没有那么高的科技含量,我只想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从容器里倒出液体时,液体总是会飞溅、洒落,有什么办法能避免?在使用酒精灯时,容易碰倒,极易引发火灾,有什么方法能让它更安全?这些事情,大部分人可能没有留意,但杨卓嘉注意到了。于是,他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将这些问题一一破解。

还未满18岁的杨卓嘉,已拥有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是《发明与创新(中学生)》杂志2020年第11期的封面人物。他说:"我的发明没有那么高的科技含量,我只想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爱思考

如何让一张纸承受更多重力?

小学科技课激起发明创造兴趣

近日,在柏加镇,记者见到了杨卓嘉。他是一个待人礼貌、热情开朗的小伙子,谈起自己的兴趣爱好时,他更是兴致勃勃。

“我从小就好动,又爱问为什么,所以小学六年级时就对小发明感兴趣了。”杨卓嘉说,当时他还是柏加完小的学生,有一次科技课堂上老师留下了一个作业:如何让一张纸承受更多重力?这个问题让杨卓嘉陷入了思考之中。

“这张纸是架在两个物体之间的,我想到将纸不断折叠起来,但发现反复折叠后纸张就变得很小了,应该还有不同的办法。”杨卓嘉在课后到了老师办公室,和老师分享自己想法的同时,也想听听老师的解法。

“原来折成波浪形就行了!力被分散掉了,压强变小,承重能力更强。”听完老师的讲解,杨卓嘉豁然开朗,顿时觉得科学就在身边,且充满乐趣。

当时,柏加完小六年级在柏加中学校园内上课,而中学已经有了创新小组,杨卓嘉就在老师的推荐下加入了小组,“老师名叫赵海洋,也是我发明创新路上的启蒙老师。”

爱动手

看到奇妙的物品就“手痒痒”

反复试验做出特别的“容器”

2015年秋季,杨卓嘉进入初中,开始跟着赵海洋系统深入地学习创新与发明。他也逐渐养成了爱动手的习惯,看到一个不常见的物品,就想去了解它的构造,有时甚至会动手分解。

“在这之前,虽然我的脑海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都没有付诸行动。接触科技创新之后,我便思考如何把想法变成实物。”有了一定知识积累的杨卓嘉,不久便制作出了第一件作品——救生帽。

“经常会看到学生暑假溺水的新闻,如果他们随身带的物品能和救生圈进行结合,那获救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杨卓嘉说,他把这个想法和老师说了后,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构思。

“我发现很多孩子出门会戴一个帽子,就想到将鸭舌帽和救生圈进行结合。”杨卓嘉介绍,他发明的救生帽是一个多功能的帽子,救生圈被收缩在帽子外沿,如不慎落水,可拉紧帽子外沿的带子,空气会从安装在帽子上的单向进气阀进入,使救生圈充满气,帮助溺水者脱离险境。2015年,因为这个作品,杨卓嘉获得了第十一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铜奖。这次参赛经历给了杨卓嘉极大鼓励,高兴之余,他又紧锣密鼓地开始制作另一个作品——平稳流出液体的容器。

“这个作品的构思,是因为我发现倒桶装水时,水总是溅得满地都是。”为了搞清楚原理并进行改进,杨卓嘉开始了研究,“我发现桶装水只有一个瓶口,水被倒出后,空气就会进入,两者从同一个口进出,就会造成液体飞溅的现象。”

“解决的方法还是单向进气阀,在水桶上另开一个瓶口,装一个单向进气阀后,水不会从里面流出来,但空气可以从那里进去,水和空气不从同一个口进入,倒水就流畅了。”有了想法,杨卓嘉马上行动起来。

“这个单向进气阀门制作难点在于选材,里面用到的两块很小的薄片我就做了半个月,试了纸片、塑料片等多种材料。”杨卓嘉说,尝试了数十次后,他才确定好材料,找到了薄片的最佳安装位置,做出了“平稳流出液体的容器”。

“他是真的喜欢,又肯动脑筋。”赵海洋给了杨卓嘉很高的评价,也愿意带着他四处参赛、长见识。

杨卓嘉的父亲杨文波也一直支持儿子参加科技创新类的活动,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陪着儿子去全国各地参加比赛,并跟着儿子一起动手制作,“科技创新能让孩子见识得更多,各方面能力提升得较快。”

作品“平稳流出液体的容器”也让杨卓嘉在2016年举办的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并收获了第一本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爱创造

勤动脑又刻苦钻研

多次在全国大赛上拿奖

2018年秋季,杨卓嘉进入浏阳五中就读。作为一名体育特长生,虽然平常训练较多,杨卓嘉也没有放弃科技创新,“体育训练有时跟科技创新一样,只要你坚持不懈,甚至把它们变成习惯,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杨卓嘉就读的浏阳五中,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依托浏阳市艺术科技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还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科普讲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杨卓嘉从中脱颖而出,担任了学校科技创客工作室队长。

作为队长,杨卓嘉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各种活动,收获颇丰:2019年下半年,在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他的发明“一种新型酒精灯”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2020年上半年,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他的发明“一种熏肉灶”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2020年下半年,这两项发明均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他是一个点子多、爱思考的学生。”科技创客工作室指导老师陈刚说,杨卓嘉不怕困难、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励了其他同学,带动了一批学生加入到小制作、小发明中来。“杨卓嘉发明了‘一种安全酒精灯’后,还吸引到《发明与创新(中学生)》杂志的记者主动联系学校做采访,杂志2020年11月的封面人物就是他。”陈刚说。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在首届“浏阳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活动中,杨卓嘉又收获了一枚奖章——“创新创业追梦人”。

“我的发明创新其实也没有那么高的科技含量,都是在事物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就是想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杨卓嘉说:“以后如果能从事教师职业,我也愿意做学生们小发明、小制作的指导老师。”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