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伫立在章甫文化广场上,吸引了无数党员群众来这里汲取精神力量。镇头镇供图
镇头,是一方绿色天地,这里河畅、水清、岸绿,十万亩连片油茶林郁郁葱葱,撑起了镇头人民的乡村振兴梦。
镇头,是一方红色热土,这里走出了陈昌、熊为华、陈志德等共产主义战士,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精神为后来者凝聚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革命一定会成功!劳苦大众一定要解放!”喊出这句惊天动地口号的陈昌烈士至今已长眠91年,但他的爱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镇头人。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镇头镇,走进陈昌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瞻仰陈昌烈士墓,在当地民众的讲述下重温红色历史,感受信仰力量。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志光许雅兰
故地寻访
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他是毛泽东挚友,为毛泽东、杨开慧张罗婚事
组建浏阳首个党支部,推动新文化新思想传播
在陈昌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右侧,陈列着一些保存完好的旧时的床铺、桌椅、马灯等物品。
“陈昌,字章甫,1894年出生,镇头镇土桥村人。他从小聪敏好学,17岁时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一师范)。”陈昌烈士的孙辈陈大红介绍,这些物品都记录着陈昌与毛泽东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陈昌勤奋学习,结识了众多思想进步的老师和同学,立志匡扶救国,还与毛泽东成为挚友。1927年1月,毛泽东同志深入湖南农村,实地考察农民运动,这是他来到土桥炭坡后在陈昌家里住宿时使用过的床铺、桌椅和其他用品。”
陈昌的女儿陈文新回忆:陈昌是1915年秋从第一师范毕业的,而毛泽东是1913年入校的。两人同窗的时间虽不长,但关系很好,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在第一师范时,陈昌常与毛泽东聚于岳麓山畔、爱晚亭中,一起纵论天下大事。为了联合更多志同道合者,1915年,毛泽东发出有名的以“二十八画生”署名的征友启事。陈昌就是这一征友活动的联系人,并为新民学会的筹建做了大量宣传和组织工作。
“毛主席与杨开慧结婚时,我父母也帮着张罗。”陈文新在追忆父亲时提及,“父母在长沙青山祠请了两桌客人,主席的婚姻大事就定了。”由此可见,陈昌一家与毛泽东关系之亲密。
从第一师范毕业后,陈昌与毛泽东常有书信往来。在陈昌因为军阀混战、动荡变乱的局面偶尔悲观失望时,毛泽东的勉励和帮助让他始终坚定地朝着革命的方向前进。1920年,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潮宗街筹办文化书社。受毛泽东的委派,陈昌、宋先觉等回到浏阳,在浏阳金江高小校长黄谱笙的支持下成立文化书社浏西分社,推广进步书刊。同年底,毛泽东特意送给陈昌一套梨木活字印板,翻印了不少宣传共产主义的书刊,推动了新文化、新思想在浏阳的传播。
1921年,陈昌经夏明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他与陈作为、夏明翰等同到金江高小任教,并兼任训育主任。他们支持黄谱笙进行教育改革,整顿校风,动员学生脱下长衫,课余参加劳动生产,种菜育果,栽树修路,树立“劳工神圣”思想。他们率领学生修筑了条环校马路,并亲自谱写了一首《筑路歌》,教学生边劳动边歌唱。
当时读书的女性极少,陈昌等人不顾其他人的非难,多方筹措经费创办了金江女子职业学校,次年又办了普安、崇义、冲和三所分校。这些学校除了教学文化知识外,还教学缝纫等职业技能。1922年春,陈昌与夏明翰等人组建了浏西文化促进会,陈昌为会长,定期举办演讲,引导知识分子研读马克思著作,进行社会调查。在此期间,他还与陈作为等人组织在省城读书的数百名浏籍学友成立浏阳驻省同学会,并创办《浏阳旬刊》,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新文化。1922年,金江高小已有夏明翰、陈昌、陈作为三名共产党员。10月上旬,经中共湘区委员会同意,中共金江学校支部秘密成立,陈昌任支部书记,这是在浏阳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毛主席对陈(陈昌)、夏(夏明翰)的评价很高。”开国上将宋任穷是陈昌的学生,他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纪念陈昌、夏明翰老师》,回忆两位烈士的生平。在与宋任穷的谈话中,毛泽东特别称赞陈昌是一位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四处奔波,战斗在革命最前线
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
1923年,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此后,国共合作步伐加快,党的各级组织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积极推动国民革命运动。陈昌也加入了国民党,受中共湘区党委指派在长沙负责统战工作。
北伐前夕,陈昌作为国民党省部代表,前往湘西贺龙驻地,动员其出兵援助广东革命政府,参加北伐。陈昌是贺龙接触的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对其投身革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6年至1929年,陈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领导水口山铅锌矿工农运动,始终战斗在革命最前线。
镇头镇土桥村的陈绍藩是陈昌的远房兄弟,后来党组织给陈昌烈士遗属的书信都是由陈绍藩秘密转交的。瞻仰陈昌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过后,我们找到了陈绍藩之子、现年98岁的陈剑秋老人。
“我父亲是我堂叔陈昌的通讯员,那时经常帮堂叔收发信件,其中就有毛主席寄来的。”陈剑秋回忆道,大革命时期,陈绍藩在长沙格丰盐号当店员,陈昌在长沙水口山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反革命气焰嚣张,长沙处在白色恐怖之中,陈昌用化名“陈安格”与党组织或家人联系,陈绍藩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给陈昌传递信件。
党的六大以后,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1930年1月,陈昌以党中央特派员身份,赴湘西与贺龙一起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他从上海登船,溯长江而上,行至醴县,不幸被捕。
时任湖南国民政府主席的何键立即派兵将陈昌押解至长沙,妄图从陈昌口中得到上海党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机密情报。反动派声言只要陈昌肯登报表示“悔悟”,马上就可以当省议员,每个月月薪500大洋。陈昌怒喝:“别说是500大洋,千金也买不到共产党员的心!”种种酷刑都不能让陈昌屈服,敌人又抓捕了其妻毛秉琴相威胁,但陈昌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
敌人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而长沙和浏阳等地要求保释陈昌的信件像雪花一样飞向国民政府。反动派气急败坏,觉得此人不除,后患无穷,便在1930年2月23日将陈昌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
陈昌赴刑场时沿途高喊革命口号,“共产党万岁!”“革命一定会成功!劳苦大众一定要解放”,临刑前,对着敌人的枪口,陈昌喊了这句惊天动地的口号,见者无不为之感泣。陈昌牺牲时年仅36岁。
弘扬精神
如火,如烛,如炬
陈昌精神历久弥新放光芒
陈昌烈士已经牺牲91年了,但他一直影响着其亲属族人,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镇头人。百年来,陈昌精神历久弥新,绽放着独特的光芒。“什么是陈昌精神?它就像一团火焰、一根火烛、一支火炬,带给人温暖和光明。”镇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陈昌精神就像一团火焰,温暖他人。陈昌10岁开始读书,后考入金江高小、长沙中路师范学堂(后改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可以说是一名颇有学识的“秀才”。但是他思想开明,内心善良。1915年秋,陈昌受聘到徐特立创办的长沙五美高小任地理教员。他看到这里的农民穷得连红薯饭都吃不上,就尽量少要酬金,并自己编写教材。在金江高小教书期间,他支持校长黄谱笙改革,将十多亩校田改作农场,师生一起参加劳动,树立“劳工神圣”的新思想。陈昌关爱贫困学生、关心贫苦工农,就像冬天里的一团火焰给人以温暖。
陈昌精神就像一根火烛,教育他人。陈昌烈士短暂而灿烂的一生中,在多所学校任教过,曾在长沙五美高小、长沙女师、周南女校、第一师范附小、浏阳金江高小等近十所学校执教。在第一师范就读时,陈昌的演讲才能闻名全校,人称“雄辩部长”,雄辩和演讲成为他在教书育人和革命斗争中的利器。在回到金江高小的第一年祭孔仪式上,他发表演说,历数旧教育制度积弊,倡导教育改革,受到校内外的称颂。在金江高小教书期间,他还牵头筹办了金江女子职业学校、金江农民夜校。“陈昌烈士以三尺讲台为战场,进行教育改革。陈昌烈士的大女儿陈雲也追随父亲的脚步进入教育行业。”土桥村83岁的老党员陈国祥说,自己也是陈雲的学生。新中国成立之前陈雲便在土桥教书,一直教到退休。
陈昌精神就像一支火炬,指引他人。1922年,陈昌等人多方筹资创办了浏阳第一本革命刊物《浏阳旬刊》,由“浏阳四陈”(陈昌、陈作为、陈清河、陈飘飘)担任首届编委,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新思想。该刊还刊载过毛泽东的《论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深受浏阳进步知识分子的欢迎,还传播至湖南醴陵、江西萍乡等地。1926年,陈昌被派到水口山铅锌矿领导工人运动,靠着自己的胆识智慧和演说才能秘密恢复了这里的党组织,充实了工人纠察队,还帮助附近农村建立了18个农会,发展会员两万余人。“镇头有许多人在陈昌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陈昌的两个弟弟陈安古和陈安怀都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陈安怀在‘马日事变’后被反动派杀害,陈安古在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斗中牺牲。”镇头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李银介绍,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前镇头境内被确认的革命烈士有87人。
“我9岁时,学校组织我们给陈昌烈士扫墓,当时的我听了陈昌烈士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土桥村莲花支部委员陈国斌今年69岁了,60年前听闻的烈士事迹让他久久为之震撼,此后的60年间,陈国斌经常自发前去扫墓。
“可以说是受陈昌烈士的影响,我主动入伍参军,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国斌说,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激励着他在部队不畏困难,建功立业。回乡后,陈国斌仍时刻铭记烈士精神,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土桥村、为镇头镇的发展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教育
镇绘浏河热土,头犇百年风华
镇头着力打造党建活动品牌
通过每月的"微实事"项目领办,镇头镇由镇村、非公组织共同认领十大"微实事"志愿服务项目,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镇头镇供图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头镇组织各村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镇头镇党委书记刘国泰介绍,为了进一步赓续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镇头镇组建了由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微网格长、“五老”、革命烈士后代等5类群体组成、成员达到120余人的“‘YOU’好镇头宣讲团”。宣讲团结合镇头镇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建设成果,每周开展宣讲活动,每季度组织现场访学活动,增强党员群众对镇头的归属感,凝聚奉献镇头的向心力。截至目前,全镇11个村已开展各类党课学习50余次,支部党课覆盖率实现100%。
“欢迎您收听本期‘甘棠之声·党史天天读’。今天我为大家简介《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召开……”每天早晨,镇头镇甘棠村的“甘棠之声·党史天天读”都会如期而至。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棠村邀请老党员、“巾帼党员”等担任特邀播音员,朗读红色历史,分享“初心故事”,营造“声”临其境的场景,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重温红色记忆。“现在我每天都会认真听一会儿红色党史故事,通过村村响学习了党的奋斗历史后,我深刻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甘棠村村民卢巧清说。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讲,努力让百年风华启智润心,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与此同时,镇头镇坚持学党史和办实事相结合,通过前期全面走访960个微网格,收集社情民意1000余条,分类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余个,号召全镇上下结合实际为人民服务,开展党史学习宣传、扶贫助困、乡村振兴等十大“微实事”领办行动,制定“红黑榜”,全程公开公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镇头拥有全省唯一的成片10万亩油茶林,初步形成“油茶种植+油茶加工+油茶农事体验休闲旅游”的油茶全产业链。为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让油茶果成为林农的“致富果”,镇头镇开展了“送党史学习、送油茶政策、送种植服务”行动,全镇党员参与油茶种植、春修水坝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达1000人次。截至目前,全镇已经完成9300亩油茶林改造,受到广大林农的一致好评。
刘国泰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镇头将从“镇100+”着手,以开展“镇”学百年党史100堂、“镇”讲百年历程100名、“镇”忆百年风华100篇为载体,打造“镇绘浏河热土头犇百年风华”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品牌,聚微为众,聚众前行,共同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镇头,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传承家风
陈文新院士
继承父亲遗志,学成报效祖国
陈昌烈士牺牲后,妻子毛秉琴一人带着三个女儿艰苦求生。据陈大红讲述,毛秉琴在本地德高望重,村民无不敬重。村民之间有纷争时,毛秉琴总是能够公正地处理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是著名的土壤微生物学及细菌分类学家,也是陈昌烈士的三女儿,出生于1926年9月,陈昌牺牲时她才3岁。新中国成立后,陈文新继承父亲遗志,深耕农业科学领域,1948年考入武汉大学农学院。陈文新率领团队完成对中国32个省(市)700个县的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调查,几十年间走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采集根瘤标本7000多份;新发现可以结瘤的豆科植物300多种;分离并保藏根瘤5000多株;发现了一批耐酸、碱、盐、高温、低温性强的珍贵根瘤菌种质资源,取得了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低投入,高产出”的评价。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