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落叶,挥动锄头,黄明福很快就能挖出鲜嫩的春笋。
清晨6点,一阵春雨,夹杂着雷声,密密地砸进竹林,重重地掉在地上,惊醒了一地的春笋。笋者,竹萌也。“将笋肉齐烹,盒盛簋,人止食笋而遗肉。”清明前后,大围山的竹林深处,第二波春笋冒尖,正是挖笋、吃笋的最佳时节。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高雨图/牧夕
15℃泥土里,挖出最鲜嫩的春笋
位于大围山北麓的浏河源村,是一个被竹子覆盖的村庄。3月31日,站在村部,放眼望去,不管是山地丘陵,还是田野村舍,遍地都是翠绿的楠竹。
大围山的第一波春笋,长在春分前后。“那个时候的春笋,我们不能挖,要让它自然长成竹子。”54岁的黄明福说。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在竹林间传了一代又一代。
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第一波春笋生长速度惊人,迅速破土、拔节、开枝、散叶,短短20多天就有了竹子的模样。春雷一阵接一阵,春雨下了又收,温暖的阳光下,第二波春笋来了。
这个时候,山间的挖笋人开始出动。3月31日,还是雨后的清晨,等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黄明福就扛起锄头,背上竹篮,穿过清冷的雾气,踩着湿润的泥土,直奔春天里的竹林。
春笋随处可见,在溪水旁,在道路边,在石缝间,刚刚冒尖还带着露珠。“今年春笋特别多,是个旺年。”黄明福脚步轻盈,毫不费力就能找到中意的春笋。
拨开厚厚的落叶,只需轻轻一挥锄,一声清脆的响声,长在15℃泥土里的春笋就被挖出,露出淡黄色的肉质。轻轻取出,黄明福再把泥土填回去,保护竹子的根部,来年又会长出许多好笋。
他乡吃笋,一口咬住家乡的“春光”
榨笋,由新鲜竹笋脱水而来,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
春笋最嫩的时候,只需简单处理就可打包,送上货车或者飞机,端上省内外食客们的餐桌。
《诗经》有云,“加豆之实,笋菹鱼醢”,这表明笋在数千年前就已入馔,并被食客们视为菜中珍品。春日食笋传统,一传就是数千年,丝毫未变。
45岁的黄叙红是大围山楚东村人,18岁就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如今客居广东阳江,每到清明前后就想着家乡的这口鲜嫩。“小的时候,每到这个时节,就会和小伙伴一起到竹林里挖春笋。”黄叙红总以为,只要想吃了,去一趟屋前屋后的竹林就行,没想到现在客居他乡,才懂得那平常味道的珍贵。
实在馋了,黄叙红给家里打了电话,请求快递几个春笋过去。3月31日打的电话,4月1日下午笋就到了,还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赶紧去掉外壳,洗净黄泥,切成片清炒,放几只红椒,加点盐,一口下去,鲜嫩无比,这就是家乡的“春光”呀。
春日之笋,可鲜吃,亦可“榨”吃。榨笋,由新鲜竹笋脱水而来,可炒,可炖,可熬汤,不仅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尝一口,口齿留香。
推开黄明福家的厨房门,一眼就能望见那简单而又实用的榨笋工具。“先将鲜笋去壳蒸煮,后用水清洗,再放入榨箱中压榨,榨干后拿出晒。”黄明福介绍,从鲜笋到榨笋干,前后要耗时两个月。
“今年春笋一上线,就有南昌、深圳等地的客户找来了,不仅要买春笋,还点名要榨笋。”围山公社店长陈芳说,中岳村有不少人在外地开蒸菜店,大多会选择从大围山调运榨笋过去,“中岳村的钟菊平在深圳开了三家浏阳蒸菜店,每个月都要从中岳村采购100斤榨笋过去。”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