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谭嗣同精神是常新的话题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3-09 11:07:36
微浏阳
—分享—

谭嗣同诞辰156周年纪念日前夕,湖湘学者论道浏阳

12版文化-7.jpg

3月7日,"谭嗣同与维新运动"主题读书会在卡乐书城太悦城店举行。黄绍红摄

3月10日是谭嗣同诞辰156周年纪念日。谭嗣同的一生虽短暂,但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足以烛照后代。3月6日至7日,由市政协卫教文体和文史委、石头记读书社主办,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石头记桃花社暨“谭嗣同与维新运动”主题读书会在浏阳举行。

谭仲池、郑佳明、夏剑钦、周建刚、谭伯牛等著名湖湘学者,与来自省内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企业各界的70多名谭嗣同研究专家学者、爱好者,走进谭嗣同的精神世界,分享各自的感悟和心得。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江卉

“《仁学》就是一个理论版的《红楼梦》”

谭嗣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维新志士、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梁启超曾著有《谭嗣同传》,多角度全面凸显一个有温度的谭嗣同,赞扬他是中国历史的高度,更是湖湘文化的高度。

“在我看来,谭嗣同身上有着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干净而纯粹的人格,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敬重并且有亲近感。谭嗣同哲学思想虽未成熟,却抓住了中国问题的死结,那就是秦汉之后的超稳定结构。谭嗣同将中国传统归结为仁和礼两条路线,以仁黜礼,以仁对抗三纲五常,以仁对抗窒息中国发展的虚拟宗法社会。谭嗣同主张的仁学就是‘通’,由通达一切而消除对立,从而达到人人平等。”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周建刚最后还作了一个有趣的类比:“要理解《仁学》很简单,不就是一个理论版的《红楼梦》吗?都是反对礼教,区别是贾宝玉出家,谭复生就义了,其反映的根本性问题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是没有出路的。”3月7日的读书会上,周建刚等著名湖湘学者聚焦谭嗣同,分享自己对谭嗣同精神和《仁学》的研究感悟,金句频出。每到精彩之处,现场掌声不断。4小时的读书会,在很多书友看来时间并不长,仍意犹未尽。

“这次读书会令我收获良多。关于谭嗣同的种种,几位先生的讲述让我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我们研究历史就是希望从中找到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内容,更好地推动思想发展、改造当今社会。”湖南大学干部培训学校的白敬德表示,这次读书会让他受益匪浅,对浏阳的文化教育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浏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对浏阳的学生一定有着长远的影响和帮助。”

石头记读书社书友颜平告诉记者,她是特意从长沙赶来参加读书会的,此次通过游学的方式参观文庙、算学馆等地,切身感受到了浏阳深厚的人文历史,以及这片红色沃土上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谭嗣同是黑暗背景下的那一道亮光”

不忘本来才能开拓未来。在谭嗣同诞辰156周年纪念日前夕举办这样一次读书会,主题研讨“谭嗣同与维新运动”,这在学者们看来,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3月6日的谭嗣同研究名家会讲上,谭嗣同的玄侄孙谭裔女士回忆起自己幼时,深情地说道:“当其他孩子在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我们谭氏子孙则在背诵‘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她告诉大家,父亲将那首诗抄写悬挂在家中,时刻提醒她:作为谭嗣同的后裔要时刻谨记他慷慨就义、矢志报国、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变革的创新精神,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她会持续弘扬和宣传谭嗣同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入研究谭嗣同和湖湘文化。

“作为湖南人,早在小学我就听闻过谭嗣同的事迹。”晚清史专家谭伯牛认为,谭嗣同家族虽与湘军渊源颇深,但谭嗣同有独立之思考,深感当时中国“网罗重重”,由此提出“冲决网罗”。谭嗣同就是黑暗背景下的那一道亮光。

在浏阳出生的岳麓书社原社长夏剑钦教授表示,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是浏阳的骄傲。“我认为对谭嗣同的研究没有止境,因为谭嗣同提倡的人类仁爱精神、平等生万物等课题是人类永恒的大课题,只要他所要冲决的网罗仍未冲决,如利禄、俗学、君主、伦常、宗教等网罗仍未冲决,谭嗣同精神就是永恒常新的话题。”

学者观点

谭嗣同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给后人的刚正的气节、担当的精神、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是不能够用生命的长短来衡量的。谭嗣同非为一人之江山,而是为终结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治乱循环的悲剧,为天下苍生求得一个自由、平等。——谭仲池

谭嗣同的“冲决网罗”、谭嗣同的平等是什么呢?是通。如果将社会看做一张网,这张很大的网上面很多的结纽,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结纽,人并不自由,受很多关系的牵连。谭嗣同思想的意义,就是解放人,把这些结纽打碎。——郑佳明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