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潘心元家正在准备过节的食物。这时,来了一个面色黝黑的小伙子,正是王余开。此时,潘心元尚在长沙求学未归,他的母亲蒋添彩热情接待了来客。
王余开向潘母呈上了一张借条,借条上写着:今借到王余开银圆壹拾块。(请凭此条到伍家渡潘宅取款)
原来,当时党的活动经费十分缺乏,潘心元想方设法筹措,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从家中拿钱,充当党的活动经费。这一次,他找到了在长沙的老乡王余开,把几名拉车师傅的钱都借走了。
蒋添彩看着王余开不像坏人,听口音也是本地人,加上借条上确实是儿子的字迹,赶紧让人拿出10块银圆还给王余开。
这个叫王余开的小伙子,就是王震。在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多次回忆起潘心元烈士的英雄事迹,“潘心元同志真的是毁家纾难,把全部家产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根据《浏阳河畔播火人·潘心元》等整理记者刘志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