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山开荒客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8-06 10:55:32
微浏阳
—分享—

野岭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再变成金山银山,这才是真正的田园牧歌

06、07版通版-7.jpg

刘佳庆和父亲戴上帽子,拿好镰刀,走进了密林深处。

7月31日清晨5点30分,晨曦出露,天边的白云就被染成了粉色。这个时候,荷花街道东环村还很安静,青蛙呱呱、昆虫唧唧、鸟翅扑棱、公鸡长鸣……大自然的交响乐格外清晰,刘佳庆家的黄牛也发出一声叫唤,“哞喔——”声音低沉悠长,既是加入大自然的奏乐,也是在催促口粮。

每当这时,刘佳庆就自然醒了,他能听到隔壁开门的声音,父亲刘光成也起身了。父子俩从6年前就形成了这样的默契,早点起来“捡场面”:围栏里养着25头牛和15头猪,每顿要供应牛饲料约250公斤、猪潲8桶,需要检查是否有生病的牲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还需要清理猪屎、牛粪。

牛、猪、鱼、禾、树……这就是刘佳庆退伍后选择的田园生活。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彭红霞

荒山造林

6年植绿500亩

时间:上午8点

任务:巡山

06、07版通版-2.jpg

经过几年的时间,杉树已经有一定高度了,但还是需要精心养护。

“老刘,又来巡山啊!”邓家冲山岭上,刘佳庆把摩托车停在一边,准备和父亲沿着密林小道进山,遇到了附近的乡邻和他们打招呼。

2013年,老刘家承包了这片山岭。随后,父子俩忙着开荒、种树,造林、护林,乡邻们对此敬佩不已。

这是一片绵延的山林,随着无人机升空,看得越发清晰。近500亩山林种的全是杉树,有十几万株之多,树干端正,树形整齐,树冠呈尖塔型或圆锥形,一棵棵衔接起伏,形成一片绿色海洋。杉树的成长期长达几十年,树围直径20厘米以上便可砍伐利用,价值可观。

06、07版通版-3.jpg

刘佳庆(左一)和父亲在山里走一遍都要花上几个小时。

刘佳庆和父亲戴上帽子,拿好镰刀,走进了密林深处。还在成长期的杉树需要砍掉一些细枝末节,端正树形,还需铲除树下的杂树和杂草,留住养分。

刘佳庆怕树枝伤到父亲的眼睛,走在了前头,拿着镰刀的手不时挥下,砍出一条方便行走的路。

刘佳庆第一次和父亲走上这座山头还是2013年。他休假回家,想着以后怎么发展,刘光成就带着他来到这座山头。

彼时的山还没有路,荒了很多年,全是歪脖子杂树和比人还高的茅草。刘光成走在他前面,对他说,其实栽树也是农民的出路。

刘佳庆当时很惊讶,觉得在这么大的山头种满树是不可能的——先要把所有的杂树、杂草清除,然后挖成梯田形,一层层栽种树苗,再好好打理、维护。

可真正做起来,一切又显得顺理成章了,两人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先做好一整天的饭菜,只待中午、晚上扒一口,就继续上山指挥清理、埋肥、挖道、栽树、浇水……刘佳庆晒得直脱了几层皮。乡邻们看到都点赞,说“真是吃得苦”!6年时间,树苗长势大好。父子俩每天都会前去巡山,围绕着山林走上一遍大约要两三个钟头,遇到干柴、杂木需要清理的,一上午一晃就过去了。

山谷栽禾

“农民种树栽禾,是出路也是本分!”

时间:下午2点

任务:种田、割草

06、07版通版-6.jpg

山谷里的梯田,以前已经荒废了,这几年,刘佳庆和父亲重新开始种植,由于太偏远,插秧收割等都要用最原始的工具。

巡山下来已是中午,衣裳透湿,两人骑上摩托车,顶着日头回到家中,换衣服、吃午饭。刘佳庆的母亲笑说,他们爷俩一天换三四件衣服都是很平常的,刘佳庆嘛,还得多准备几条毛巾!刘佳庆要毛巾的故事很有趣,常被父亲取笑。

“每天下午都要去割草,准备牛、猪的下一顿。”刘佳庆说,他们种了五六亩皇竹草,这是牛、猪的主食,皇竹草的特色就是长得快,能长到2米多高,不过这草的叶片锋利,扎在皮肤上又红又痒。

刘佳庆每每都要先在肩膀上垫一块毛巾,防止被皇竹草的叶子割伤,有时也垫一个蛇皮袋,但天气太热时,垫蛇皮袋也容易闷得起疹子。

反观刘光成,一辈子在乡下做农活,吃苦耐劳,对这些小问题基本不放在心上,他直笑话儿子“没打磨得”。

背着皇竹草一趟趟往返,这还不是最辛苦的。刘佳庆说,种田才是真的辛苦。

500亩山林中,还有10多亩田,已有二三十年无人打理了,刘佳庆计划着重新耕种栽禾。

山谷内没有路,他们必须先开出一条机耕路,方便自己出入也方便以后稻谷出山;梯田狭长又位于山谷,无法使用现代化耕田机、收割机,他们必须手工插秧,或者使用小型机器。

为此,父子俩还一前一后,曾把一台老式打谷机扛去了现场。为了方便灌溉,刘佳庆在山谷附近还挖了两口鱼塘,确实是方便了禾田,但又多了一项养鱼、割鱼草的工作。

村民们对此既佩服,又疑惑。有人说,刘佳庆家境还不错,完全不需要走这条辛苦的路。又有人说“他在部队服役21年,回来有工作安排,能舒舒服服坐办公室,就算不坐办公室,也可以跟着亲戚做生意,何必来吃这样的苦呢?”

“父亲说,是农民就该劳动。”刘佳庆说,老人说不出高大上的话,但这句话,让他印象深刻,“农民种树栽禾,是出路也是本分!”

摸索养殖

探索农家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径

时间:下午5点

任务:喂牛、喂猪

06、07版通版-5.jpg

刘佳庆种了五六亩皇竹草,作为牛和猪的主食。

检查了稻田的情况后,时间已是下午5点。刘佳庆赶紧背着一摞摞皇竹草回到猪舍牛栏,栏里的猪和牛要吃第二顿了。

“像我这样的青壮年男子,很少有留在农村种田养猪的。”刘佳庆一边拨弄着饲料,一边分配着猪和牛的口粮。

“农村劳动力留不住”这不是一个村的现状,几乎是一种社会现状了。外出打工不是不好,但刘佳庆深刻认识到,如果不重拾一种生态的、有效的、可复制的模式,农村人以后怎么走呢?

“我希望,至少我和父亲摸索出来的路子,要适合农村的中老年群体。”刘佳庆说,他计算过,按照两个劳动力,养殖五六十头牲口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老年人,身体健康,按照这种模式,一个人喂养四五头也是可以的!

06、07版通版-4.jpg

刘佳庆养着二十几头牛,每天需要早晚割草喂养。

刘佳庆发现,如今农村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再出去打工已不现实,留在家里,大多选择打麻将消遣度日,于家庭无益。

刘佳庆摸索出的养殖方式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拿来用,他们使用传统喂食法,即用生草和熟潲,这是基于很多方面考虑的,一是这种“绿色生态猪”销路更好;二是它们的粪便可以肥草、肥田;三是这种养殖不是大规模的创业,它更适合农村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去年,刘佳庆卖了20多头猪和18头牛,一共为老刘家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

“我想摸索养殖之路,实际上也是想打造一条农家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刘佳庆正计划把牛和猪养到山林深处里去,手续已经办好,正在建猪舍牛栏。届时他的林子、稻田、池塘、猪舍、牛栏、草场,都在一个循环圈内。

他用草给牛、猪喂食,牲口拉出的粪便可以肥草、肥地,皇竹草长好了就不愁猪牛的口粮,而地面肥沃了更可以滋养杉树,杉树林内还可以圈地散养一些土鸡,肯定不用担心销路……如此,把野岭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再变成金山银山,这才是真正的田园牧歌!

记者手记

认真活着简单活着

无人机还在升空,随着镜头,只见乡村望山见水,生态宜居,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小院绿树红花。刘佳庆指着其中一条路说,这是他们党支部为服务居民修建的一条道路,后面还有一个健身操场,方便了村民出入和健身。

刘佳庆自2018年起担任荷花街道东环村付家党支部书记,同时他还是一名微网格长,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乡邻家上户收集信息、上传下达。

刘佳庆一整天的劳作,其实就是简单的两大块:当好一名农民,当好一名党支部书记。他白天忙着种树护绿、养猪喂牛,晚上则打开学习强国APP学习如何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天天如此,几年如一日。别人都说他过得辛苦、枯燥,刘佳庆却觉得自己的生活简单明了,乐在其中。

东环村村主任王建平特别敬佩刘佳庆。种树、种田、养猪、养牛,有多少青年还能干得了这种农活?500亩林地,不管严寒酷暑,天天去巡山,有多少青年这时候只喊着要空调?一天两次给牲口喂食、打扫粪便,忍受着脏臭,又有多少青年能做到?“我最敬佩的是,在他带动下,村上又有其他人承包了山林、开荒种树,为村上守护了青山绿水,也避免了水土流失!”

如何能做到这些?刘佳庆憨憨地笑起来。他理了理头发,说自己干的活、吃的苦,还没到老父亲的膝盖呢!他的父亲刘光成不是党员,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但是父亲为人正直、勤劳朴实,也是当地出了名的。

刘佳庆说,他父亲今年已经70岁了,患有肝硬化,还曾患过病毒性脑膜炎,好不容易保了一条命,差点还导致失明,留下了头痛这个毛病,经常被病痛折磨。可老人依旧是精神矍铄,从不言苦,更不对生活低头。

“老一辈都能吃苦,我们怎么就不能呢?”刘佳庆说,“我是党员,我还是一名退役军人,我应该有更大的目标,要做好自己,要造福他人!”

夕阳西下,屋外蛙鼓虫鸣,一片祥和,刘佳庆又忙着割草去了。

认真活着、简单活着,不负自己,不负光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