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后晃是北盛人,出生于1972年。作为爱花人士,前段时间他响应本报“为高山老夫妻送花”行动,给高山花园的主人唐老夫妻送了一车花。
他在北盛集镇开了5年的绿植店,人称“花老板”。不过他经常做一些“古怪”的事:如“别人看中的花”,他不卖;“同一个人想买同样的花”,他会劝说;有的孩子想养花,他不收钱,只需用一篇作文交换;而老人家想买花,一盆葱就可以交换。
花友们都说,真是“古怪”。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彭红霞
和花友的约定“买了花,就要好好照顾它”
聂后晃正在给花浇水,在他看来,一朵花儿要开得生机盎然,养花的人一定要用心照顾。
别人做生意都把顾客当上帝,聂后晃却有许多“规矩”,其中被花友们广为调侃的就是“买了他的花,就要替他照顾好它。”
“我相信爱花的人都能理解我。”聂后晃有些不好意思。他说,最开始做花草生意的时候,常有人一进门就问有没有好养的、不容易枯死的花?他觉得顾客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并不赞同。哪有好养的、不会死的花?每次他都会耐心告诉对方,植物需要用心对待才会生机盎然。后来他干脆对顾客说:“买了花儿,请您一定要抽出时间来照顾它!”
帮助买花的人转变观念只是第一步,作为一个资深爱花人士,聂后晃还有许多“规矩”。
“要是有刚‘入坑’的花友6月来买绣球花,7月来买月季花,我是坚决不卖的。”聂后晃说,绣球和月季到了6月、7月基本过了花期,买回去开不了几天就会凋谢,刚“入坑”的花友没有那么长久的热情再等侯一年等花开,这时候卖给他们是“坑”他们,不能为了卖花而挫伤花友们爱花、赏花的积极性。
还有人多次来买同一种花,聂后晃会劝说对方,打造院落应该多姿多彩,甚至会跟着对方实地查看其院落,向其推荐了不同的植物,搭配季节和花期,相得益彰。
对聂后晃来说,人生难得一知己,更难得一知心花友。因此这5年来,遇到爱花的人聂后晃会免费送花,花友出游时他会帮忙照顾花,出去挖腐殖土他还会一一配送给花友……前段时间,本报发起“为高山老夫妻送花”行动时,他第一时间响应,亲自开车载了一皮卡车的花从北盛赶往张坊,免费送给对方。在他看来,爱花的人,都值得他付出。
和自己的约定“就要在打赤脚的地方卖鞋子”
一只蝴蝶在红色的三角梅上翩翩起舞。
聂后晃在乡镇从事花草生意时,很多朋友都劝他,说这是在“打赤脚的地方卖鞋子”,因为农村几乎家家都种田、种菜,有几个人会专门种花呢?聂后晃却认为,农村不仅适合花草的生长,更希望以此推动乡镇的美家美户。
“越是不容易的事,做起来越有成就感。”聂后晃说。村民对种花这件事,大多抱着“花能吃吗”的想法,情愿栽几棵葱、几棵蒜也不愿意种几株花。他有个花友曾经种了几棵花草,结果都被婆婆扯了丢了,直说“搞空事”,直到两三年后儿媳妇娶进门,发现她也是一个爱花的人,两个人结成同盟,这才如愿在院子里开辟了花圃。
要改变村民对种花的看法极其不易,这是聂后晃5年来的感想。他经常和老年人打交道,也愿意让老人用一盆葱换一盆花,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老年人慢慢建立新的生活价值观。
“我希望不仅是带动身边人的爱花,更能广泛推广绿色生活。”聂后晃说,他曾经看过一档电视节目,讲的是国外的家庭周末生活,印象非常深刻——父母带着孩子在院子里修剪枝桠、给草坪浇水,过得闲适又充实,健康又环保。这种慢生活让他非常向往,他总觉得如今农村人生活条件好了,应该更注重精神和娱乐生活。
近年来,很多农村人越来越爱花。他不完全统计,去年购买三角梅的村民超过了1000多人次,绣球也卖出了800多盆。感觉家乡的养花风尚甚至比其它乡镇都来得早一些,美丽乡村之风吹遍山城。
最近,聂后晃给一个70多岁的农村婆婆拍了一个抖音视频,婆婆的院子里开满了花,她一脸骄傲地用浏阳话说:“蛮好哩,我好满意咯!”聂后晃也笑着说,以后乡镇的美家美户会越来越多!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