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普迹镇五丰村今年22岁的女孩阳露,还在读初中时,母亲便罹患癌症。几年后她母亲离世,家里一贫如洗。幸好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扶贫政策也给这个家庭走出困境给予了最坚定的支持。两年前,她应聘了五丰村扶贫专干一职,感恩中前行的她,已经走在扶贫工作的队列之中。(《浏阳日报》6月3日报道)
新时代,我们已经在摆脱贫困、奔赴小康的大路上坚定前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域的差别,消灭贫困、共同富裕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尤其是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工作更是对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我们看到,阳露一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能在最无助的时候,及时获得政策性帮扶,姐妹俩也在社会关爱下顺利完成学业。精准扶贫政策为社会进步中暂时还处在落后位置的群体,带去的是实打实的帮助,让他们能克服眼前的困难,重新跟上发展的步伐。
发人深思的是,扶贫的同时,也扶起了社会向上的力量。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巨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让无数人深受震撼,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路,不免有风雨;跋涉的人,最怕是孤独。对于陷入困境的人来说,社会的关心定能燃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在千百年守望相助的过程中,懂得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会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民族无比宝贵的精神特质。阳露能从建档立卡贫困户成长为扶贫专干,何尝不是因为社会的关爱在她心里种下了友善的种子,在精准扶贫的温暖土壤里,已经开出了感恩、回报、奉献的花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活法,自己的追求,自己的艰辛,这是社会丰富多彩的基础。社会在包容这一切的同时,应该有基于“向善”和“向上”的共同价值追求。这样,无助者就能得到扶持,失落者就能得到抚慰。精准扶贫,以国家的力量,从社会的最基础之处,构筑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安放梦想的共同家园。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