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正在准备过年吃的肉食。记者 彭红霞
“年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年是团圆,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这是新浏阳人余翠云对“年”的理解。2016年她从益阳来到浏阳打拼;2017年在浏阳买房,将购房合同作为“年货”带回老家过年。今年春节,她和丈夫打算将父母和爷爷从益阳接到浏阳来,共度新春佳节。
“这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在浏阳过年,也是父母第一次离开老家过年。”余翠云说,为了这个特殊的春节,他们一家人早早就开始准备,“现在年货备得差不多了”。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一鸣
新家新年
接来家中长辈,全家团聚在浏阳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余翠云新家,这里年味正浓:家里的坚果、炒货、熟食小吃都已备好,厨房的窗口挂着腊肉和鱼干……
“我婆婆还特意带了用瓷坛腌制的咸菜过来,这是过年的必备品。”余翠云说,“根据老家的习俗,团年饭的餐桌上不会吃青菜,但全是肉就会很腻,这时候咸菜就可以用来解腻。”
因为第一次在浏阳过年,余翠云做了充足的“功课”,“我特意请教了几个浏阳的朋友,感觉过年的习俗两地都差不多,都会放鞭炮、开财门、守岁等。”
细细研究起来,还是有不同。她注意到浏阳人的年夜饭桌上,一般都会准备两道特别的菜品:青菜芋头与木雕鱼,“在益阳老家也会吃鱼,但不能全部吃光,因为要‘年年有余’。”
今年过年的习俗,余翠云还是决定按照老家的来,“公公婆婆还有爷爷,都是第一次来浏阳过年,也是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所以还是先随老家的习俗好些。”
新年“新”愿
适应新环境,共同开启幸福新生活
目前,余翠云的婆婆已经先期抵达浏阳,公公和爷爷计划17日到达。
“一到新家这边,婆婆就忙个不停,大扫除,备年货,一刻也闲不下来。往年在老家过年,也是婆婆忙里忙外,做年夜饭,十分辛苦。”余翠云说,她和丈夫已经决定,今年的年夜饭由他们俩来完成。“老人忙活一年了,让她休息一下,看看春晚,等着吃饭就行,让她也过个舒心年。”2020年的新年对余翠云一家,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将户口迁到了集里街道百宜社区,年后小孩也会在浏阳入学,家人也会来浏阳生活。”余翠云说,希望在浏阳过一个开心、热闹的幸福年,一家人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环境。
“现在孩子不会说老家的方言了,平时都用普通话交流,我还担心他来浏阳不适应,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学会了一个词:‘波波’(浏阳话鸡蛋)。”聊起新年的打算,余翠云说,“我准备考教师资格证,现在正在备考,希望能实现这个愿望,留在浏阳教书。”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