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40万册的新图书馆大气新颖,将成为浏阳的新地标。
“再见,解放路,再见,老图书馆。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图书馆老馆闭馆的那一天,图书管理员董思红发了一条朋友圈。这条朋友圈,惹得大家的鼻子都酸酸的。
与此同时,今年刚刚进入图书馆工作的朱艳鹃默默打包着那些需要剔旧的书籍,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从小便来图书馆看书,对图书馆有着特别情愫的她,放弃了省城的工作成为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亦算是遂了自己的心愿。
“很庆幸,我们都是书海中的摆渡人。”尽管身处不同的岗位,两人都对能在图书馆工作而感到骄傲。在这片知识的海洋里,她们用各自的青春谱写着与书籍、与读者之间的感人故事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张迪
她是读者眼中热心的董大姐
新馆开馆是早有准备的。可搬家的那天,董思红的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下来了。从1993年入馆,她已经在图书馆工作了整整26年。
“寻找书籍的秘密。”回顾这26年的时光,董思红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一个木抽屉,抽屉里有数百张卡片,上面则是用手写的图书信息。卡片上,通常记载着馆员们按照分检的顺序填写的书籍信息,如书名、出版年份、书架位置等。而读者,只能根据卡片上面的信息填写索书单。1993年,刚进入图书馆工作的董思红分管的是阅览室,这里包含100多种杂志与30余份报刊。在占地60平方米的阅览室里,董思红一开始完全是靠手工查找这些卡片式目录,来为读者查找想要借阅的报刊杂志,“以前是闭架,也没有电脑,找书和资料完全需要靠人工。”
两年下来,董思红的业务水平变得极其熟练,遇到读者要找点什么,伸手便可以从木盒子中找到相应的书目。对于这个过程,她戏称为“从木夹子里寻找书籍的秘密”,颇有点童话的意味。
数年后,机读目录的普及使得这些卡片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同事一起将书籍的各种数据录入图书管理系统的同时,那些缓慢的时光也在慢慢退潮。用了整整一年,5万多册书籍的数据全部录入了系统。
“看到读者捧读自己奉上的书籍,那感觉真的很满足。”1999年,图书馆发起将书籍送到读者手中的活动,全市一下新增读者5000余名。除了请读者到图书馆来,图书管理员们多了一个身份——书籍快递员。流火的七月,董思红与同事们一起骑着自行车将书籍一一送到那些行动不方便的读者手中。2001年,图书馆旧馆改造,在靠解放路的位置新建了一栋图书阅览大楼。靠着肩扛手提,大家硬是帮20余万册书籍完成了搬家过程。此时,浏阳市图书馆逐渐形成了一所颇具规模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成为书香浏阳最靓丽的一扇窗。
“董大姐,我马上要考研了,可是心里还是没有一点底。”“董大姐,我想去考教师资格证。”小小的阅览室里,因为常来常往,不少读者都将这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当成了自家大姐一般。或倾吐心中的苦闷,或告知自己的未来计划。而董思红,则认认真真地接过那些话题,将大家的话都放在了心上:考研的、考教师资格证的,她尽力鼓励;一时找不到工作的读者,她亦热心帮着牵线搭桥;更有一名老读者,因为不懂怎么给孙女申请入学贷款,董思红干脆手把手地教人家填写……
“谢谢您的鼓励,我考上研究生了。”“谢谢你,我的工作有着落了。”董思红的手机上,那些熟悉的名字会突然跳出来。无一例外,他们想要感激她的敬业爱岗,更感激她的热心肠。
她的梦想是从读者变成图书管理员
“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这是我一直以来心心念念想要做的工作。”1995年出生,和所有的同龄女孩一样,朱艳鹃的身上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与别人的图书馆情愫不一样,朱艳鹃的梦想成真了:她于今年通过考试,从一名普通读者变成了一名图书管理员。
小时候,朱艳鹃的家离图书馆特别近。喜欢读书的她,第一次迈进图书馆时还是被那满架的书籍给惊呆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书,心中的那份喜悦一如发现了宝藏。从此以后,这里成为她周末的最佳去处。
“你看过电影《情书》吗?”朱艳鹃说,以前的那些借书卡因为是手工填写,往往会留下上一名读者的姓名、所借书籍名称,从这不多的信息里,大致可以判断他(她)内心的喜好,感觉像闯入了人家的秘密花园一样,“这情景,像极了电影里的情节。”
在这里,她完成了自己对文学的启蒙。小小的书包里,鼓鼓囊囊背着的便是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籍,还有那些摘抄回来的优美句子。周末泡图书馆,成了她读书期间固定的生活方式之一。
“总感觉那一本本书,就像漂流瓶,从作者经图书管理员之手再到读者,再被还回来借出去,这个过程真有点摆渡的意思。”每次借书还书,对于图书管理员,朱艳鹃心里有说不上的亲切感。大学期间,她依旧还是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或是自习,可解放路的那一处风景却是一直不曾忘记。
“考回去,这就是我的梦想。”学的是经济专业,在省城有份不错的工作。潜意识里,朱艳鹃还是忘不掉少年时代的那个念头,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今年下半年,听闻浏阳市图书馆招人,她毅然报了考。
“挑战很大,专业知识都要从头学过。”考上了,有小小的欣喜,更多的是责任上肩。她被分配至典藏流通部,需要了解图书馆的运作系统,也需要学会和读者打交道。什么书在什么位置,报纸、期刊、图书该如何摆架,都需要一点点学习与琢磨。短短几个月,她的进步很大。
搬迁之时,朱艳鹃负责“剔旧”工作,就是将那些过旧的书籍打包收藏到仓库。一本一本,几千册旧书在手中过的时候,一如故人。有些书籍,少年时便在此借阅过,一晃便有了时间流逝之感。
“最近自己都没有时间看书了。”穿梭在书架之间,朱艳鹃表示协助读者查阅一本书籍的速度仅仅只需要几秒钟,但书中的那份悠长岁月却是一直都在。而自己,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书海中的那个摆渡人。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