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后代传承红色家风
谭红鹰平日里最喜欢打理院子里的花草果树,在他的精心打理下,院子的花草长得都很精神,果树也硕果累累。记者张玲
谭红鹰家住永和镇菊香村,从镇主干道转小路,通过一条百多米长的老街,就能看到他家。冬日暖阳懒懒照耀着,老街上一派祥和景象,邻里们和谭红鹰打着招呼,谭红鹰也笑脸回应:“来我们家吃柚子啊!今年又是大丰收!”
每年一到丰收季节,谭家橘子、柚子都成熟了,院子里就会成为整个老街最热闹的地方。而在他家,最让人敬佩的,是烈士门庭多年的红色传承,这里是“小家”,也藏着“大家”。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院子在老街,庭院深深果树茂盛
谭红鹰今年74岁,打理花草、果树是他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他家院子里,柚子树的枝干从老街深处的围墙中冒了出来,站在院子外头都能闻到柚子的清香。
推开门,走进院子,这是一处典型的农家院落,分为前院、后院和主屋,前院以花为主,后院以树为主,院落四周砌着老式围墙。抬头看去,房屋的飞檐被墙下多棵几十年树龄的硕大柚子树遮掩,只露出一角。冬日湛蓝的天幕下,柚子树坠满了果实,大如人头,色泽橙黄。
这里的每一景都透露出年代的气息,不仅柚子树、桂花树、腊梅树,连前院中一处微景造型,也是谭红鹰和他父亲一起打造的。鱼池边砌着一米多高的假山,多年风吹雨淋后,山石上绿苔茸茸,让它在院落中显得自然和谐。假山边,小树攀附,石缝中片状的多肉植被已经成活,长出了饱满的叶片。几尾小鱼在假山下的水草中穿梭,引得水波涟涟,两旁的盆栽倒映在水中,影影绰绰。
庭院幽幽,可以从前院穿过主屋到达后院,也可以从柚子树下的石阶信步绕到后院。后院里栽着几棵橘子树,果实累累。墙角摆满了兰花,有些兰花枝头还有花朵盛开,散发着清香。而再冷一些时,这个院子,就将被腊梅的芬芳笼罩了。
祖上是烈士,红色家风不断传承
谭红鹰和妻子周玉英喜欢在这样冬日的暖阳下,给花草浇水、修枝、嫁接。这样满目的绿意,更显得岁月宁静美好,他们就在这样的闲适中,教小孙儿练字、画画,还会讲这院子的故事,讲老爷爷的故事。
“我的父亲谭秋生也跟我讲过他父亲的故事。”谭红鹰说,他的祖父谭紫亭出生于1885年,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平、浏、长县苏维埃政府交通科科长,1934年在浏阳县被反动派刑讯而死。1984年,民政部还给已经牺牲的谭紫亭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这本证书被谭家人装裱起来,挂在了大厅墙壁上。
“烈士的荣光不仅在这本证书上,也在‘烈士家属’的牌子上,更在我们现在还居住着的祖屋上。”谭红鹰说,这祖屋就是谭紫亭长大的地方,在他干革命暴露身份的时候,房子曾一度被伪政府贴了封条,直到国共合作时,才要了回来。他多次面临被抓、被审讯的危机,可直到牺牲,他也没忘记信仰和使命。他更将这份责任传承给了后人,没有豪言壮语,仅仅一句“保卫我们的国,守护我们的家”。
谭紫亭干革命的时候是个油漆匠,他通过绘画、书法宣传革命,他的这一手艺也一直传承下来。谭红鹰感叹说:“祖辈一定很欣慰,他们的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更安宁和谐的生活,也换来了祖国如今的太平盛世。”
当地老人朱剑青表示,谭家不止烈士谭紫亭备受人们敬重,他的后辈谭秋生亦传承了烈士的技艺和家风,推动了浏阳文艺界的发展,其本人更是德艺双馨,桃李众多;谭红鹰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同样沿袭了为他人服务、奉献的家风,夫妻俩在晚年参加各种党员义务活动,发光发热。“这个家庭还在继续传承这种红色能量,他们在我们这有着极高极好的口碑,备受人们尊重。”
编辑:戴鹏